10月25日,以“乡约门头沟 踏寻红色记忆”为主题的第35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门头沟区专场展演在斋堂镇马栏村举办。此次活动分为“传·薪火”“颂·党恩” “兴·未来”三个篇章,以“红色文化”为内核,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情景式”演绎节目,“参与式”市集展览,让嘉宾和观众多角度地感受到了门头沟区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诗画乡村”的独特魅力。
门头沟区作为北京地区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红色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随着快板声声《红色田庄》开启一扇“时空之门”,引领大家沉浸式探寻京西山区的红色历史文化。“嘀嘀-嘀-嘀嘀嘀……”发报机的电波声在大家手下发出,仿佛穿越时空在与历史对话,重燃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由斋堂镇创作的三句半《斋堂福利彩票振兴路》,讲述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五新斋堂”乡村振兴项目取得的显著成效,形成了“一带一心三片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形式,推动斋堂镇红色革命老区建设,带动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故事。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门头沟积极落实市级“百千工程”建设要求,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性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片区,通过创新推动农文旅商林体教等多种融合发展,以“组织连片共建、规划连片实施、环境连片提升、产业连片发展、治理连片共抓” 模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舞台上,以“慢生活”直播间的创新形式,演绎《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体现了老中青三代门头沟人的选择与坚守,描绘了在建设“诗画乡村”过程中,新时代门头沟人民的幸福生活。门头沟原创歌曲《京西京西》也在本次活动中惊艳亮相,以门头沟的故事为创作蓝本,展现“诗情画意门头沟”景美、人美、生活更美。
随着王平腰鼓的舞动,“秋日乡集”也火热开市。近日,门头沟区实现了近10年来农产品加工SC认证的突破,全区首个以加工香椿、杏仁两大类农产品的“共享工厂”落地雁翅镇苇子水村,实现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延长了农业产业发展链条,也为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拓宽渠道。现场,来自梨小白创意农场、北京玫瑰谷香露有限公司、得清文化、拇指姑娘奇异莓庄园的4位“新门人”从返乡创业助力产业发展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秋日乡集”上,来自门头沟农业、文化、手工等多产业的经营主体带着多品类、多样式的产品来到现场,京白梨、太子墓苹果、法城蜂蜜等特色农产品纷纷亮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和购买。
乡村振兴,久久为功。未来门头沟区将持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深化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断提升乡村的整体实力和魅力,建设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诗画乡村”。
作者:农京宣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