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观点 详情

汪洋:乡村经营的几点经验与启示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汪洋
  • 2024-10-26 16:02:21

村庄经营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旨在通过市场力量激活乡村内生活力,解决乡村发展中的痛点,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笔者通过对浙江、广东、安徽等地的乡村运营案例分析,认为以下方面值得总结和思考:

一、乡村运营成功的共性特征

从现状上看,运营成功的乡村,基本都是村庄区位资源优势好,村干部队伍能力强,运营团队活力足,资源要素配置优,品牌营销定位准,闲置资产利用高,业态导入模式新,主体参与作用好,内生动力激发活,增收致富潜力大。其方法主要是通过统筹优化村庄空间布局、高效盘活共享资源、积极导入市场流量等策略,全面挖掘乡村生态、文化、教育等多元价值,把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发掘好、利用好、转化好,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资金变财富,构建起“筑巢引凤有景看、田间地头有人来、家家户户有钱赚”的良性运营体系。

从路径上看,都制定出台了乡村运营相关政策,按照“运营前置+政策驱动+产权清晰+利益联结”的原则,大力推行“政府引导+村企运营+利益共享”的机制,一是积极探索以委托职业经理人经营强村公司为“1+1>2”的“村级自营”模式,二是鼓励发展以组团式、片组化、“名人圈”、网红爆款研学等要素叠加效应的“联合经营”模式,三是引导承接以搭建招商、推介、交流等平台为聚合效应的“委托运营”模式,旨在通过党建引领、人才引育、创新驱动、招商引资、跨界融合、抱团培育、商业平台、产业提级、社交互动等方式,瞄准“整村”“跨村”和“片区”运营,从而推进产村融合、链组协同、文旅带动、康养宜居、景村一体,实现溢出效应最大化,利益联结紧密化。

从职责上看,按照权责清晰、分工协作,各取所长、联农带农的原则,政府委托运营团队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对乡村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乡村的增值和发展。村集体作为基层组织和集体经济所有者,对村庄所辖范围内资源资产进行系统盘点,以物业出租、资源发包、资产入股等方式,向社会招引懂农业农村、善于运营的第三方经营主体参与村庄经营。第三方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依托村庄特色资源和现有资产,对村庄进行土特产销售、旅游、研学、康养等的市场化开发。村民深度参与村庄运营,以土地房屋使用权出租或入股等方式获得租金股金、以就地就近就业方式获得薪金。

二、乡村运营成功的经验启示

一是机制健全重联动。在乡村运营中各地围绕职能目标,积极发挥“三大员”的作用,即政府当好“参谋助推员”、运营商当好“策划营销员”、镇村当好“联络协调员”。重在盘活优质闲置资源,提炼主题IP,来扩大品牌的辐射力,并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多维度、多层次开展运营实训,汇聚乡村的吸引力,同时借助名人历史资源价值,开发本土特色文创产品,打造网红爆品,不断增强乡村消费的竞争力,从而形成产村业态匹配、运营高效、捆绑带动、固强补弱、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思路清晰重点明。按照建设、经营、治理和发展的思路,有效整合组织、人才、项目和平台等资源,不断地健全政策体系、修订村规民约、完善运营章程和明确考核奖励办法等,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和优化营商环境,让双方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目标定位更加清晰,重点任务更加突出,分类实施更加规范,管理协作更加严格,举措绩效更加高效。通过搭建业务平台,人才引育等手段,不断丰富完善“N”个落地业态,开展“节、赛、体验、沙龙”等各种活动,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特色,实现市场引流。

三是品牌赋能多方赢。通过分工协作,挖掘村内存量资源、找到村庄运营方向、锁定业态布局、优化运营团队、设计包装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等手段,构建乡村资源市场内外“双循环”的运营服务体系,不断延伸产品业态链条,拓展消费服务功能需求。同时通过创新提升生产销售和产业融合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等辐射效应,形成聚点成片、订制认养、匠心独具、销售有方、生态自然、方便快捷、数字管理、全程溯源的一系列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配套体系,不断拓展市场的深度广度。

四是靶向发力业态丰。以优化乡村营商环境作为着力点,抓好农业标准地改革,优化农业项目投资招引环境,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探索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努力破除阻碍村庄经营的人为因素和制度障碍,当好村庄经营市场主体的“店小二”。同时,积极支持市场经营主体开展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开展特色农产品、农村工艺品、民宿餐饮、乡村休闲旅游直播宣传推介,使产业链条更有韧性,联农带农更为凸显,品牌效应更趋显著,从而积极为村庄经营带动农民和村集体增收创造条件。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协调处处长 汪洋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