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白土坎村的百香果种植地里,一个个圆润饱满、拳头般大小的百香果缀满在绿油油的藤条上,果香四溢,“丰景”喜人。
百香果边开花边结果。陆肖蓉 摄
“今年市场行情好,根本不用担心销路。这段时间,1公斤‘优果’能卖到6元钱。”穿梭于支架间采摘百香果的苏长雄,脸上洋溢着喜悦。
早些年,地处山区的白土坎村由于水源条件差、交通不便,无适宜的支柱产业,村民们以栽种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为生,收入单一,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住进了宽敞的砖混房,也开上了小汽车,但刚成家那会儿生活很是拮据。”回忆起以前的穷日子,苏长雄感慨道。
1990年,在家中排行老四的苏长雄与妻子结婚后,从大家庭分家独立过日子。两年后大女儿出生,一家三口挤在一间15平左右的耳房里,加之没有适宜的经济作物可以栽种,刨去日常开销剩不下多少余钱。
1993年,当地烟草部门到白土坎村发展新烟区,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村民们试种烤烟成功,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苏长雄是村里第一批烤烟种植户。2002年,为了改善家人的居住环境,他拿出种烤烟攒下的1万元和向亲友借来的2万元,在邻村买下了一间占地100余平的砖混房,没几年时间便还清了欠款。
为了解决白土坎村的农业生产用水难题,2005年至2015年,石屏县烟草专卖局依照上级相关政策,累计投入资金18万元,在白土坎村修建了60口地边小水窖,为村民们发展其他经济作物提供了水源保障,苏长雄的百香果地因此受益。
百香果富含维C、酸甜多汁、果香独特、清爽解暑,也常被用作烹饪佐料,深受消费者青睐。
因种植百香果前期投入小、技术要求不高、周期短,2017年,当地政府结合气候条件,在宝秀镇大力发展百香果种植业。近几年,百香果已成为宝秀镇石灰塘、小官山等村委会的特色支柱产业,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苏长雄看着眼热。
苏长雄采摘百香果。陆肖蓉 摄
2023年,苏长雄前往小官山村委白打坎村,向种植大户购买果苗、学习百香果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万事俱备后,试种了6亩。因管护得当,6亩百香果在当年9月迎来了第一个采摘季,每隔20天左右便能摘一次,一年下来,亩均收入能有3000多元。
“百香果一边开花,一边结果,当年就有收益,能从7月采摘到次年2月。”讲起栽种百香果的好处,苏长雄算起了收入账,“今年到现在,我家的百香果已经卖了4万多元,至少还能再卖两拨!”
白土坎村海拔1545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里种出的百香果不仅果香浓郁,而且皮薄汁多、甜度高,价格和销路也比较稳定。
百香果种植不仅充盈了白土坎村村民的“钱袋子”,也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据了解,宝秀镇今年的百香果种植规模已发展至2000余亩,预计全镇可实现百香果产值1300余万元。“眼下村里种百香果的人家越来越多,大家抱团发展,一起挣钱。”苏长雄说。
作者:陆肖蓉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