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金融与投资 详情

为粮食产业融资成本“减负”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赵天浩
  • 作者:盛志国、李静、庞博
  • 2024-11-06 13:30:02

“真的太及时了,通过‘政银担’融资模式,我获得了200万元的贷款,很快解决了发展资金缺口问题。”近日,河南省邓州市细雨粮油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红丽提起金融贷款解决资金周转难题的事就赞不绝口。

近年来,邓州市不断加强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将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点支持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及时掌握并积极回应他们的金融需求,创新性地推出了“政银担”“稳粮担”等涉农信贷产品。

“政银担”即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方“互信补位、风险担责”,三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补位合作,有效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贵、慢”难题。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于2018年同邓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邓州市出资500万元设立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为农业主体提供信贷担保,助力产业振兴,发挥财政放大作用。

目前,邓州市多家银行机构已开展“政银担”业务合作模式,在市政府增信、省农信担公司担保风险后,合作银行降低贷款准入门槛和贷款利率。同时,对符合农业信贷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可给予不同比例的贴息支持。

今年,“政银担”业务模式再次加大支持力度,推出“稳粮担”产品,种植小麦、玉米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微农业企业等参与该业务,不但可以享受财政贴息,还可以在依约正常结清全部贷款后,全额退还担保费。截至目前,邓州市累计开展“稳粮担”业务143笔,共计1.5亿元,预计可为合作企业减免担保费79.2万元,财政贴息158.42万元,大大降低了农业主体的融资成本。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利用数字科技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在河南农担公司的“豫农担信贷直通车”平台上线上填报贷款需求,银行在接到大数据系统对农业经营主体的精准“画像”后上门调查,在简化流程的同时,风险更加可控。去年,邓州市以较大的业务规模和极低的代偿率,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50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的能力。

截至目前,邓州市通过“政银担”业务模式为全市农业经营主体累计担保1799笔,9.37亿元,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为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盛志国 李静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庞博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