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金融与投资 详情
探访农机展中的金融力量——

为农机现代化“添翼”加速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赵天浩
  • 作者:庞博
  • 2024-11-06 13:30:02

“农机贷款有什么利好消息吗?”“你们宣传的农机保险怎么保、保什么?”“赔付流程烦琐吗?”日前,以“打造农机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主题的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国际农机展”)在湖南长沙举办。在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分会的展台前,咨询人员络绎不绝。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机正逐步向智能化和大型化方向转变。自2004年,我国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大幅缓解了农民的资金短缺问题,但由于补贴资金总量和实施规则的限制,无论是农民、农机合作社还是中小农机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都面临一定困难。除了财政支持,农机产业发展还需要更多金融助力。

“一个完整的农机后市场,不仅包含三包外维修、二手农机,还应该包括二手农机报废更新、融资租赁、金融保险等业务。”在国际农机展的农机后市场发展论坛上,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肯定了金融服务对农机产业的意义。记者日前走进国际农机展,探索农机背后的金融力量。

在国际农机展金融专区现场,人们咨询农机金融业务。


农机保险护作业安全

  “秋收时节,农机手都忙得不可开交,庆祝今年喜获丰收,但农业生产免不了意外发生,我在卸秋粮时不慎砸伤了拉粮车司机,当下不知如何是好。”河北省滦南县农机手梁大哥回忆道,“好在购买了农机保险,我立马打电话申请出险,保险理赔工作人员迅速跟进,处理理赔事宜并及时赔付,降低了我的损失。”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自动化升级,农田作业机械投入扩大,农机手作业风险案件剧增,作业事故风险转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机保险保障农机手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及农机的正常使用,降低农户的损失、保障生产,是一项具有意义的工作。”四季为农(济南)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季为农”)创始人朱飞介绍道。

  “为每一种农机作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是我们的特色之一。农机保险产品包括拖拉机、小麦机、玉米机、无人机等多个机型保险产品,可根据农机手的需求,灵活定制保险险种、额度、期限、内容及费率。”四季为农市场部经理李兴明介绍。目前,针对农机推出第三者责任险、驾驶员意外险、自燃险、机损险等险种,保作业也保转场,还能保一机多人。

  随着农机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机金融和保险已成为推动农机销售的新兴工具。在农机化产业链中,经销商扮演着关键角色,连接上游厂家与终端用户,因此成为农机金融需要重点支持的对象。“我们与经销商直接开展合作,在购置农机时赠送农机保险,为农业生产加一道‘安全保护锁’。”李兴明说道。

  目前,四季为农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太平洋保险、微众银行等持牌机构合作,开展农机保险业务6年来,全国铺设6246个服务网点,为43万余位农机手保驾护航。


农机信贷增发展动能

  在国际农机展整机和机具展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拖”)装备板块首次整装亮相,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从国产最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到适用于新疆辣椒高速收获作业的收获机,无不彰显着现代农业的智慧与力量。

  农机新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需要持续投入巨额资金,其中中国一拖的国产32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便是金融活水支持下的成果。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一拖母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总对总”合作,共同打造农机产业链生态圈,聚焦智能化农机装备等补短板领域,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32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成功研发并实现量产,填补了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农机的空白,与中国农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分不开。农行河南分行抢抓“农机贷”金融服务模式落地,为中国一拖提供信贷支持,助力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成为企业坚强的金融后盾。

  农机金融的有效应用对缓解经销商资金紧张状况至关重要。金融机构从农机产业链全景来设计融资方案,包括农机研发、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有助于降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持农机购置和应用推广。

  农行新疆分行优化农机制造企业信贷准入条件,利用知识产权、商标权为质押,支持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客群共同发展,根据“链主”企业信用开展线上业务,以“企业+购机户”模式创新开展“农机购置e贷”业务,利用链主企业信用,累计为农机制造企业下游170户农机户发放农机购置贷款2.2亿元。从链主企业延伸至上下游企业,应用线上化融资和数字化服务手段,扩展融资渠道。

  中国农业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农机贷”针对农机装备产、供、销、用各环节金融需求,围绕农机装备全产业链,以链主企业为核心延伸至上、下游,为产业链上各类客群提供“线上+线下”一揽子金融服务,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的金融服务手段,形成了“链式”金融服务模式。该模式入选为农业农村部2023年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


农机协会搭沟通桥梁

  走进国际农机展的登录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金融展区,多角度展示农业领域金融创新产品。“这是一个可以免费领取矿泉水和午饭的展台,我们被吸引过来,正好也有金融服务的需求了解一下。”来自湖南省湘潭市的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邱清德说道。

  农业机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使用金融工具购买新型农机时,抵押难、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仍然较为普遍。金融机构与农机生产企业信息不对称,农机经销商作为担保的情况屡见不鲜,复杂烦琐的贷款手续成为阻碍农机金融发展的一大痛点。

  “为了将农机生产商、经销商与金融保险机构连接起来,我们成立金融分会旨在搭建金融机构与农机行业互通交流的平台,整合数据资源,完善信用体系,以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分会秘书长张文博介绍。

  在此次国际农机展的分会场,中国农机后市场论坛顺利举办,农机行业从业者围绕农机金融、保险以及新营销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同分享农机行业在金融、保险方面的先进做法。与会嘉宾提出要完善农机金融、农机保险等后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专业的农机新机、租赁、二手车交易平台,整合运营。

  与此同时,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金融分会也承担着制定农机金融行业规范、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使命,呼吁农机金融行业规范化发展。“我们协调多方共同制定《供应链金融 农机行业业务规范》团体标准,标准制定后将与金融服务机构依据此标准共同研究设计适合农机行业供应链产业链的金融产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农机企业在线发布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在线受理企业融资申请,双向选择、自主对接。”张文博介绍道。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庞博 文/图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