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吃藕正当时。眼下,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莲藕迎来大丰收。在种植基地,刚挖的新鲜莲藕“拖泥带水”,就被停在塘边的货车一抢而空;在超市里,产自蔡甸的藕羹、藕粉条、藕汤也颇受市民青睐。
虽是莲藕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拥有15万吨的莲藕产量,蔡甸莲藕也曾陷入品种单一,产品科技水平不高的发展烦恼。
面对莲藕产业发展中的种种难题,蔡甸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推动党的建设和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培育互融共促,以高质量党建赋能莲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通过聚焦保护传统品种、挖掘品牌价值、强化地标保护、加大品牌宣传、深化科技研究,目前,蔡甸莲藕形成早、中、晚不同熟性,覆盖凉拌、炒食和煨汤等不同消费习惯的全系列品种,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18亿元,孕育出庞大的产业链条。
联“心”: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藕”席
10万余亩的种植面积,上千年的种植历史,让蔡甸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县(市)级莲藕生产和销售基地。
但如果都生产同一品种,容易陷入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如何将数十家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大户组织起来,协作发展?这成了蔡甸莲藕产业由大向强跨越必须攻克的难题。
难题在前,党建来解。蔡甸区按照“因地制宜加强农村产业链党建工作”工作思路,聚焦蔡“甸莲藕”优势农业产业,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莲藕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组建产业链联合党委,聚合上下游资源,将“链”上零散主体串珠成链,以高质量党建赋能莲藕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前可能会出现你做我也做,最后同质化互相压价,现在组建联合党委后,我们取长补短,互为补充。”武汉藕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正旺说。
花开满园,各表一枝。29家专业化从事莲藕生产与销售服务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各展所长,藕先生企业生产鲜藕和莲藕初加工食品,绿乐企业以莲藕精深加工和冷链配送为主,福味徕企业则专注生产藕汤……
协作式发展促进了各自产值的快速上升。李正旺告诉记者,合作社生产的藕先生牌鲜藕从9月份上市以来,每天卖出2000斤,10元—14元/斤,销量和产值均比去年翻了一番。
有了联合党委这条纽带,蔡甸区莲藕生产经营主体紧紧联系在一起,上下齐心,由竞争走向协作。蔡甸这桌“藕”席真正实现了色香味俱全。
在产品结构上,由单一的莲藕产品向鲜食籽莲、藕带莲、观赏莲等多样化方向发展,发展成既有鲜食的早、中、迟熟莲藕品种、鲜食籽莲品种,也有高附加值的加工型专用莲藕品种。在区域布局上,形成索子长河流域3万亩鲜食籽莲、藕带产业带,通顺河流域7万亩标准化生产藕莲片区,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以莲为主题的研学游、赏花游基地。在精深加工上,现有从事莲藕生产加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多家,获得保鲜莲藕、保鲜莲子、藕汤罐头等产品专利12项。在品牌建设上,蔡甸区成功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莲藕)优势区,“蔡甸莲藕”受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蔡甸莲藕种植面积10万多亩,年产量15万吨,总产值18亿元。
联“链”:一“藕”多吃,串珠成“链”
“要延长莲藕产业链。做足‘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引导莲藕主营企业开发莲藕粉条、莲藕方便面、莲藕罐头、卤味莲藕等系列产品,一藕多吃、吃干榨净,推动产业规模达到18亿元。”在谋划蔡甸莲藕产业发展时,武汉市蔡甸区委书记余从斌说。
这为蔡甸莲藕产业发展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蔡甸区种植莲藕的历史悠久,产业优势明显,但产业链一直存在各主体相对松散,凝聚力不强的问题。
以“党建链”串联“产业链”。今年以来,蔡甸区委组织部推动成立“蔡甸莲藕”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联合党委,用党建“一条红线”串起产业链上下游,让区直部门、农村片区、上下游经营主体、科研院所握指成拳、组团出击,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我们生产的藕汤香浓清甜,藕块吃起来口感粉糯又不失清脆,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武汉福味徕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军说,但是企业一直不敢增加生产线,扩大规模,就是担心莲藕供应不足。
“蔡甸莲藕”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联合党委成立以来,汇聚一批莲藕产业发展资源,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每次会议聚焦解决1-2个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具体问题。福味徕企业的鲜藕供应问题也在这个会上得以解决。“联合党委成立后,我们的鲜藕采购从以前分散收购变成了集中订单采购,供应链更稳定更优质,今年企业增加了藕汤自动化生产线,扩大蔡甸藕汤加工产能从现在的30万件(300万袋)达到60万件(600万袋)。”张建军说,今年企业预计可卖出藕汤4000万元,比去年增加30%。
精准延链补链强链离不开科技的加持。针对品种研发、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环节的技术创新问题,产业链联合党委主动对接武汉农科院、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聘请莲藕方面科技特派员3名,推动签订莲藕良种繁殖技术示范基地等合作项目10项,共育共研“毛三节”“汉阳洲藕”等原产地品种,升级藕羹、藕粉条、藕汤等精深加工生产工艺7项,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科技赋能、文化为魂,联合党委还大力推广“品牌+种植+加工+直播电商+研学农旅”发展模式,蔡甸莲藕产业全链条活力迸发,形成乡村振兴的新支撑、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联“名”:越“长”越大的莲藕“朋友圈”
三面荷花一面柳,满城春光半城湖。这是蔡甸区独有的生态禀赋。蔡甸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郊,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被业界认为是中国莲藕人工栽培的起源地,“中国莲藕之乡”。
蔡甸莲藕不仅外观通长肥硕、质细白嫩、藕丝绵长,而且口味香甜、生脆少渣,却叫不响全国。
联合打造品牌,成了“蔡甸莲藕”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联合党委重要任务。“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采取党委推动、部门实施、企业创建、市场运作等方式,突破产销区域、经营主体、品种品类界限,做到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四统一’。”联合党委副书记、蔡甸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伟介绍。
“以前各打各的品牌,多而杂反而叫不响。现在我们统一都叫蔡甸莲藕,再附上自己企业品牌,不仅名气更大,而且更容易获得客户的认可!”武汉绿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兰说。
好品牌必须有好品质作保障。为此,“蔡甸莲藕”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联合党委牵头修订“蔡甸莲藕”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推动规范使用“蔡甸莲藕”专用地理标志。同时突出蔡甸莲藕“粉”“糯”特色,瞄准“毛三节”“汉阳洲藕”“鄂莲6号”等主导品种,统筹布局,合理配置莲藕种植区域,促进莲藕主导产品上规模、上档次。
张建军告诉记者,统一“蔡甸莲藕”标准后,企业煨出来的藕汤更香甜,藕也粉糯,成为藕汤订单量逆市上扬的关键助推力。
叫响品牌既要功夫深还要嗓门大。有了联合党委这根“红线”,蔡甸区莲藕生产加工企业们抱团实行“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充分利用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载体平台,加大对“蔡甸莲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全面擦亮“蔡甸莲藕”品牌。绿乐的益生菌藕粉、藕鲜森的藕泡米、藕酱、福味徕的藕汤等相继成为“蔡甸莲藕”特色爆款产品。“统一品牌后,企业产品在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价格和销量比去年同期都翻了一番。”李正旺介绍。
一条红色“党建链”串起一条长长的绿色“产业链”。如今的“蔡甸莲藕”正从田间到餐桌,从加工到旅游,全面融合蝶变新生。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