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锚定目标强县域 村强民富幸福来——湖北省荆州市深入推进强县工程综述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乐明凯
  • 2024-11-19 20:57:25

“合作社种粮要靠规模取胜,破解种田薄利难题,必须让管理本土化、本村化,紧紧依靠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一社联百村,支部带万户,共念致富经。”又是一个丰收年,江汉平原大粮仓核心区湖北省荆州市处处都有秋冬播种生产忙的场景,监利市尚禾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欧阳斌介绍说。

监利尚禾农业创新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始终把合作社、村集体、村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鼓起农民“钱袋子”,带动多方共赢成效,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好路子,这是近年来,荆州市推动强县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典型代表之一。

振兴经济、安定社会,关键在县。今年以来,荆州市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委关于加快推进强县工程的系列安排部署,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强县工程,开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人居环境提升“四大行动”。荆州各县域、镇域经济实现攻坚突破、改革试点纵深推进、产业振兴提速增效、美丽乡村亮点纷呈……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一首强县工程进行曲在荆楚大地奏响。

荆州市委书记吴锦表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实施强县工程为抓手,以“共同缔造”为方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高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力,加快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整体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因地制宜——

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链

34位村支书轮番上台“打擂”,亮家底、出奇招,参加路演推荐,7名评审专家逐一打分,决胜出20个经济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项目,各自捧回50万元发展“红包”。这是松滋市2024年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评审会上的场景。

“看到别的村都在报项目,我们也要争取,只要干得好,集体、个人都有奖。”在松滋,村支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擂台赛已开展5年,调动了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增强“造血”能力。

参加“打擂”的松滋市八宝镇胜利村党总支书记李晶晶说,该村旱地多为砂壤土,适合种西瓜,但露地种植瓜熟时刚好是梅雨季节,品质和销售都受影响。于是,村“两委”“试水”实施“果蔬生产基地建设”大棚项目,效益很快显现出来。如今有了支持启动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已带动周边村共建“瓜瓜椒、菜棚膜经济带”。

荆州松滋八宝镇胜利村春华秋实育苗基地。

“强县工程,支点在强镇,落脚点在强村。只有书记打得了擂台,村集体经济才能更强健,才能让村干部主动想办法、找路子,杜绝有资源不会利用、有集体资产不会经营的现象。”松滋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松滋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头号工程,以项目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一大批村镇产业实力迈上新台阶,八宝镇连续3年入围全国千强镇。

“秋风起,蟹脚痒”,金秋时节,荆州市公安县陆逊湖大闸蟹迎来丰收季。产业振兴是“强县工程”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大闸蟹这样的特色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正在荆州各地蓬勃生长。在“中国小龙虾第一县”监利,大力实施全域水体连通工程,稻虾种养基地全部实现清水灌田;在江陵县三湖农场,延伸黄桃产业链,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在“鱼米之乡”洪湖,打造“洪湖莲藕”全省区域公用品牌,推进电商与农业全面融合……

游客在荆州市江陵县三湖农场黄桃基地采摘。

荆州洪湖大湖野生莲藕鸟瞰。

培育壮大淡水渔业、优质稻米、菜籽油、生猪4条市级重点产业链,支持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这些年,荆州认真解答“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这道考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让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最强引擎”。

宜居宜业——

以县域为突破,加快高质量“蝶变”

强县必须强县城。县城,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如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就地城镇化?

以品质塑城——加快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石首市充分发挥交通对城镇化空间格局的优化完善作用,以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为抓手,对外打通大动脉;对内畅通微循环,城区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加快建设乡镇与高速入口、中心城区快速通道,建立完善市乡村三级配送体系。

荆州石首市100辆城乡客运新能源车辆全面投入运营。

加快县城功能品质提升。公安县黄山头镇以“擦亮小城镇”行动为抓手推进城镇功能品质提升。一方面,围绕以荆江分洪工程——南闸为代表的多元素文化空间,开发水利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依托月亮湖省级小微湿地公园,全面展示黄山头镇历史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开展幸福渠硬化亮化工程,疏浚灌溉沟渠,检修泵站涵闸。着力完善集镇范围内的房屋外立面改造。

加快公共设施提标扩面。荆州区以创建湖北省旅游名镇、名街、名村为抓手,不断丰富文旅内涵,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商业布局,改善交通便利,着力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激发消费活力。

以公共服务留人——推进高中进城、初中进镇“双进”。荆州全市纳入教联体建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占比达90.43%。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1+6”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初步建成运行,县市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

大力推进就业创业扩容提质,构建城区15分钟、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培育33个劳务品牌,18个入选省重点劳务品牌资源库,2023年,荆州就业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一。持续优化提升养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市特困老人自愿集中供养率达到100%。

共同缔造——

集群智汇民力,和美乡村入画来

调动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单元,是实施强县工程的重要抓手。

江陵县资市镇青山村的幸福密码,就藏在红墙黛瓦中。该村依托楚王行宫遗址,打造“共享农庄”,将闲置粮仓蜕变为“青山猎云居”,在废弃荒地上建起“楚王游猎场”,把“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全体村民享受收益分红,让昔日的落后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网红村。

荆州监利尚禾农业合作社联合社分红现场。

青山村是荆州实现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一个缩影。松滋推进农村小型项目“三个三”等6项试点,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严格执行22条措施,持续为基层赋能减负,构建了“3+11+N”多元解纷体系,成功创建“平安湖北建设示范县”,2023年群众安全感测评位居全省前列;沙市区推行老旧小区改造与治理“四个三分之二”工作法,让群众成为社区治理“主角”,同时推行“一楼两长”+“三进”机制,选派楼栋党小组组长、楼栋长7221名,推动组织进小区、党员进楼栋、服务进家门,服务居民20万余户。

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荆州探索出一条创新的乡村治理路径。从环境面貌之变到群众精神面貌之变,从干部作风之变到基层治理格局之变……“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催生新气象,提升了群众可见可感可触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县域兴则国家强。荆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杨从国表示,荆州将加快实施强县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更好服务“三农”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关键,奋力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荆州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