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露地蔬菜生产用工难、用工贵等制约产业发展问题逐渐突出,迫切需要高质量的“耕、种、管、防、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12月5日,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萝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观摩会,在湖北省枝江市七星台镇江会寺村蔬菜核心示范区举行。现场逐一演示了萝卜大面积全程机械化翻耕整地、无人机施肥、开沟起垄、精准播种、机械覆膜、无人植保、机械采收、无人运输、尾菜资源化利用等全流程机械化作业环节,吸引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和热议。
枝江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种植白萝卜等蔬菜面积33万亩,七星台镇连续四年被评定为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在机收现场,无人驾驶的白萝卜联合收获机成为焦点,随着机器的行走,松土铲插入土中开始疏松土壤,前端的扶缨器通过“抓手”将萝卜叶片挑起,传送带则顺势夹住萝卜叶向后往斜上方提拉输送,萝卜很轻松就被拔出土垄,到了机器后方完成切缨,再铺放到运输车内,整个过程非常流畅。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鄂西试验站站长、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姚明华介绍,这次活动集成展示示范萝卜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作业效率为3亩/小时,每天采收30亩,提高了蔬菜生产效率,一亩地至少节本增效达到500块钱,降低了劳动力生产成本,同时又改善了蔬菜品质,促进湖北萝卜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培训交流环节,中国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分别围绕我国萝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萝卜市场价格变化特点、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与智能农机装备和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内容进行专题技术讲座。
据悉,2023年湖北萝卜播种面积达209万亩,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湖北省农科院协同国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深耕基地,联合攻关,示范推广萝卜优良品种、化肥和农药减施技术、智能化蔬菜机械+蔬菜尾菜原位利用技术“农机-农技”融合模式、花椰菜/甘蓝机械化定植技术、萝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湖北钟祥、长阳等多个蔬菜产业强县发展。
作者:刘巧林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