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川山海情,再续新篇章。12月12日,浙川东西部协作暨“蓝鹰工程”推进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省驻川工作组与四川省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旨在推进“蓝鹰工程”,聚焦重点领域,瞄准主攻方向,通过充分搭建职业教育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学校企业深度合作,全力打造浙川协作标杆典范,推动浙川协作不断走深走实。
图为浙川东西部协作暨“蓝鹰工程”推进会现场。
“蓝鹰工程”秉承“技能改变命运,匠心铸就梦想”的价值导向,深入挖掘浙川两省职业教育资源,通过“校校联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推广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元”育人的特色现代学徒制,实现浙江市场资源与四川劳务资源的高效匹配与深度融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高质量脱贫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会上,四川省沐川县,浙川相关企业、职教学校和“蓝鹰之星”技工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15对浙川两省学校、15对浙江企业与四川学校签订了结对协议。会议结束后,浙川两省学校、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开展了现场供需对接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超过200家优质企业和百余家院校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图为与会代表观摩四川各市“蓝鹰工程”成效。
广安技师学院代表李沁逸与杭州东芝家电技术电子有限公司代表谢阳阳在现场进行了愉快的交流,他们就人才培养模式、落地路径、对接需求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交流的内容非常实际,相信在适当的时候会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李沁逸告诉记者。
图为校企代表交流合作意向。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的甘洛奉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部分员工为当地村民。随着公司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在当地政府的推荐下,甘洛奉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参加了此次活动,并与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校企对接。公司代表庞新军满怀希望地说:“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离我们很近,‘蓝鹰工程’提供的机会非常好,我们可以多了解、多沟通、多计划。”
“‘蓝鹰工程’不仅在渠道上满足了浙川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且在教育上培养了具有可塑性的人才,更是浙川东西部合作中的一个巨大平台。”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代表罗天育说。
图为浙川东西部协作企校供需对接会现场。
王必虎曾在首届“蓝鹰工程”校企联盟合作企业万安集团冠名班实习,如今已实现就业。他开心地说:“我目前做数控加工,一年收入有八九万,我要把钱攒下来,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越来越多像王必虎一样的四川青年通过一人高质量就业,全家高质量脱贫。目前,浙川两地共有53所学校、125家龙头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培养了4900余名“学历+技能”人才,订单式短期培训帮助1.3万余人直接就业。
作者:姚汶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