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青海大通县:食用菌生产呈蓬勃发展势头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葛羚羚
  • 作者:孙海玲 王秀
  • 2024-12-13 15:27:27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立足生态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食用菌种植技术,通过菌种研发、菌种制备、林下种植等方式,强化食用菌产业链条式发展,如今食用菌生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走进大通县实验林场业坝滩育苗基地,大棚内平菇鲜嫩肥硕,肉质饱满,长势喜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冬季天气寒冷、湿度低,棚内温度低于零度,在极寒干冷条件下还能培育出第四茬平菇,这是大通县实验林场几年来菌种不断研发、改进的成果。

近年来,大通县采用“科研团队+农机服务部门+经营主体”的协作模式,不断探索菌种采集、培育、提纯,已完成多菌种的人工驯化。同时,大通县实验林场通过与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技术合作,在专家的指导下,引进各项技术设备和菌种研发设备,并在斜沟乡业坝台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

2022年,大通利用林地资源,先后在林下实验种植羊肚菌、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等食用菌,经过三年的时间,羊肚菌、大球盖菇已成功驯化。并将羊肚菌作为特色品牌持续打造,通过引进农业公司,改造设施温棚发展羊肚菌种植,推动羊肚菌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集菌种培植、营养袋研制、成菌种植、技术推广、商品菌加工及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至此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大通县实验林场工作人员王静告诉记者,2023年通过实施“野生羊肚菌驯化繁育”课题,驯化培育出一种大通地区野生羊肚菌品种,具有耐受低温、子实体大的特点,具有开发价值。同时收集、培育、提纯羊肚菌栽培品种八种,建立了首个国有林场林下羊肚菌品种资源库。2024年,大球盖菇种植通过三年实验,取得新进展。在斜沟乡业坝台建设林下大球盖菇种植基地20亩,出菇情况良好。

作者:王秀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