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积极应对乡镇机构改革新挑战,着力打通农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先后建立了5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区域站、聘任了40名特聘农技员,联盟产业园、经营主体、电商信息化、农产品加工,打造“一主多元”的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瑞昌市碧盛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典型代表,该社结合本地实际,在改革试点中充分发挥新时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科技服务支撑作用,为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瑞昌市碧盛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2013年12月24日,位于江西省瑞昌市横港镇,分别由瑞昌市碧野农机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瑞昌市长青粮油种植家庭农场、瑞昌市田园粮油专业合作社、瑞昌市天意粮油专业合作社、瑞昌市诚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瑞昌市义达机械防治专业合作社、瑞昌市民贵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瑞昌市华宝裕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国家级)、九江市辉祥果蔬专业合作社(国家级)、勤丰农场等十三家合作社及七个新种粮大户组成。主要从事粮油种植、大棚育秧、农资销售、粮食烘干、大米加工、农机维修、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到粮食收购、销售、储备、加工等业务。
着力夯实科技推广服务全产业链的物质基础
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农技推广服务,联合社不断夯实农技推广服务基础设施和机械装备,现有1200m2大米加工厂厂房一栋,厂房和机械设备总投资1200万元;粮食烘干厂房三座;榨油厂厂房一座;粮油种植基地12个,面积2万多亩,蔬菜种植基地一个,面积1000亩,粮食烘储中心1个,占地面积6000m2,烘干机18台,日烘干量达到200多吨,仓库1500m2,可储存粮食6000吨,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两个,占地面积500m2,机械育秧大棚四个,占地面积1000m2,年社会化服务5万亩,现拥有大型拖拉机35台,收割机24台,打机10台,无人打药飞机9架,维修车三辆,总投资2000多万元,形成了生产、加工、储藏和销售以及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着力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连接机制
联合社成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等组织机构,设立了烘干厂、榨油厂、大米加工厂、财务室四大部门,建立联合社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工作制度、监事会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以及大米加工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度和重金属检测管理规范制度等。春耕备耕时期,联合社与区域内各种植户签订优质稻订单合同,以“联合社+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八个统一”管理措施(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植保、统一烘干收购、统一加工储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打造统一标准的规范化基地。统一收购后,利用烘干设备进行品种分类、温控烘干,以及烘干后有足够的仓容进行分类存放,为农户提供“先消费,后结算”的服务,有效解决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困难。
着力打造助力产业升级的协同推广体系
联合社邀请省、市、县、乡四级农技专家和特聘农技员为社员和农户上课,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讲解科学选种、科学种田,高标准建设种植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种植基地,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为农户提供农机、农资、农资等综合性服务,提高农户增收致富和文化素质,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发挥联农助农作用带农作用。
瑞昌市碧盛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夯实农技推广服务基础,打造一二三全产业链农技推广服务平台,是对构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和“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链式推广服务模式的有益尝试,为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助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借鉴参考。
作者:吴远金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