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浙江衢州首创“公农贷”试点,让农民早日实现安居共富梦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朱海洋
  • 2024-12-17 12:18:49

“对我们普通农村家庭来说,三代人一辈子的心愿就是在城里买套宽敞明亮的房子,现在,在‘公农贷’的政策扶持下,我不仅缴存了住房公积金,还能办理低息贷款,买大房子的梦想终于实现了!”12月16日,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社阳乡社阳村村民张行欣喜相告。

张行是浙江金龙再生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名普通职工,根据当地“小县大城”安置政策,近日张行在龙游县文成小区换置了一套130平方的商品房。因为资金有缺口,便以购买安置房的名义来到当地政务服务中心公积金窗口取出了3万元公积金存款,并申请了20万元公积金贷款,减轻了很大压力。

这只是衢州市“公农贷”政策受益者的一个缩影。伴随城镇化进程加速,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民进城入镇购房、原址翻建、转移集聚等住房改善需求?2022年,衢州被列为全省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衢州市公积金中心以此为契机,以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终极目标,大胆探索,积极谋划住房公积金保障农民安居的特色举措,创新开展“公农贷”业务,让农民早日实现安居共富梦。

据统计,2022年末,衢州市常住人口有229万人,劳动年龄人口约110万人,其中,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28.94万人。为让更多劳动就业群体能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2022年9月1日,《衢州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经过全市上下、政银共同努力,包括农民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取得初步成效。

据悉,衢州已参缴住房公积金的灵活就业人员中,农民占比超过46%。到目前为止,全市公积金中心已为271户农业转移人口发放“公农贷”1.15亿元,户均贷款42.3万元。

为了让更多农户通过建缴公积金享受到“公农贷”的政策红利,衢州市公积金中心抽调骨干,联合当地银行深入龙游县、开化县开展实地调研,掌握农民家庭经济收入、转移人口数量规模、进城入镇购房情况等第一手资料,运用技术手段,对农民综合研判、精准“画像”,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在大量吸纳以农民为主的新市民、青年人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国有划拨土地、集体土地上住宅难以抵押的问题,在不改变住宅用地性质和不突破法律法规限制的前提下,对公积金贷款抵押担保方式进行大胆探索和改进,创新推出“公农贷”。

据悉,通过建立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农民切实降低了缴存门槛、支持自由提取、缴存给予1%补贴、连续缴满6个月即可申请公积金贷款,让农业转移人口缴得起公积金、享受到公积金贷款政策。特别是水库移民、下山脱贫、紧急转移等参缴农户,在县(市、区)政府指定安置小区、乡(镇)迁建安置点购置或自建住房,办理“公农贷”业务,允许其补足6个月公积金,实现即缴即贷。

“公农贷”与现行公积金贷款规则一致,可享受最长期限30年、最高额度80万元、最低利率(首套房一至五年2.35%、五年以上2.85%)住房公积金贷款。

除此之外,在农民原有的自有房产抵押贷款基础上,“公农贷”还拓展出两条新融资渠道:他套抵押贷款和引入担保贷款。即以自己或亲友的其他商品房为抵押物,或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亲友作为担保人,可申请公积金贷款,农民可从容应对国有出让土地、国有划拨土地、集体土地等不同土地性质上的购房建房情形。据悉,这在全国公积金中心系统,是第一次。

通过大力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全市住房公积金实缴人数达33.4万人,其中,灵活就业缴存人占当年新增开户人数的比重达21.8%。

作者:蓝晨 毛胜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