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政府搭平台 高校来“答辩”——青岛政、校、企协作发展探索振兴路径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原红莹
  • 作者:郝凌峰 朱思伟
  • 2024-12-17 19:18:16

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毛家山村不见萧索景象,反倒依然热闹非常。推开古朴木门,走进石砌院落,大树下、石碾旁,一个个文创摊位、地方特产正被游客围观询价——这里正在举行新一期的“杏运集市”。集市发起人于坤介绍,“杏运集市”在村子里已经举行了十几期,很多周边城市甚至省外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人流量多的时候能达到上万。毛家山村监事会成员郑琳琳感慨:“以前老乡们就是靠着种点水果去城里卖换点收入,如今村里文旅发展起来了,村里有50多个业态,大家伙儿不用出门也能赚到钱。”政府搭平台,高校做文章,企业引资源,毛家山村从的蝶变,是青岛政、校、企协作发展探索振兴路径的一个缩影。

毛家山村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珠山南麓,三面环山,景色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但是,长期以来这些自然资源并没有得以很好利用,当地村民多以种植果树和进城务工获取生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在当地政府牵线搭桥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团队来到毛家山村,成为村子发展文旅产业带“总设计师。”

“毛家山村不仅自然环境非常美,更珍贵的是有着很多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因此要做好毛家山村的文旅事业,不仅要做好资源规划利用的文章,点亮青山绿水;也要做好文化挖掘的文章,守住当地独特的乡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乡村旅游研究所负责人孙娈教授带领团队经过一番深入调研后,决定为毛家山村“量身定制”一份发展村庄文旅产业的方案。“我们依据毛家山自然禀赋和人文特色,为其设计了文旅开发方案《毛家山概念性旅游规划》,又结合当地整体风貌,为其设计了整套的景区导视系统,助力毛家山美丽乡村建设和景区开发。”此外,孙娈教授还带领学院团队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对毛家山村所在灵山卫的卫城文化进行了梳理、挖掘,总结出了深埋于村庄历史之下的“月”文化与“福”文化,让这些文化更好地为当地文旅发展赋能。在此后几年间,村委、高校、社会力量协同前行,策划组织踏春赏花游、民俗体验游,形成了集旅游观光、传统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田园综合模式,让毛家山村逐步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振兴路。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力量。近年来,我们坚持从校门口走向地头与村口儿,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用智能力量助力乡村振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主任王体晓介绍。

“张老师又来了!”秋尽冬将至,接连几天的大降温,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的茶园进入越冬防护管理的关键时期,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张续周不放心老乡们的茶园,正带着团队一个个茶园了解情况、指导茶农及早落实茶树越冬技术措施。

近年来海青镇茶产业发展红火,为了服务好当地茶农、茶企,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政府及科协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由张续周担任首席专家的科技小院儿建成,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欢迎。“那边那屋儿就是科技小院!”海青龙泰茗家庭农场经理刘洪美指着农场里一处彩钢建造的农舍为记者介绍,“别看外面看着简陋了点儿,实际上可厉害着哩,十多位专家在这里指导!”自海青茶山科技小院成立以来,当地茶农、茶企就有了专业的培训、交流地儿,小院天天访客不断。在专家团队的带领下,选育“北茶36”“东方紫婵”“北茶99”等茶树新品种。针对海青茶叶产业瓶颈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制定栽培技术规范,积极指导龙头企业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提升了茶叶产业的科技含量。

从乡村文旅设计师,到茶产业“把脉人”再到农村电商培训护航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正成为乡村振兴路途上不可或缺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鼓励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近年来我们借助政府搭平台、企业引资源,进行‘答辩’做文章,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助力乡村振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宏介绍。

作者:朱思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