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科教 详情

提升民族地区青壮年普通话水平和职业技能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陈楠
  • 作者:刘趁
  • 2024-12-19 10:41:59

近日,2024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示范培训计划(以下简称“语培计划”)青壮年劳动者、基层干部“普通话+职业技能”总结交流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以下简称“语用司”)指导,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办,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教育部语用司宣教处副处长庹迎香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强调要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开展民族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职业技能”培训旨在帮助青壮年提升普通话水平和职业技能,为他们更好地就业、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有利条件。今后,培训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升质效,增强吸引力,让更多青壮年劳动力受益。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辉介绍,2024年青壮年劳动者“普通话+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项目,覆盖四川、西藏、吉林、甘肃和云南等5个西部和边疆省及自治区的8个市州、30多个县区,学员有致富带头人、育婴师、茶艺师、养老护理员、畜牧养殖人员和基层干部等,共计700余人。中心结合五省(区)产业发展特色和青壮年劳动者实际需求,制定了“三融入”培训课程体系,即普通话融入地方特色产业、融入农民生活技能、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满足了各地学员培训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设计了灵活实际的教学方式,包括常规教学、展示指导、“做中学”“做中说”,鼓励学员用普通话推介自己制作的手工艺产品或本地特色景点等,学员们反映学得有乐趣、学完有用处,总体上达到了示范性培训的预期效果,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技能提升、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受教育部语用司委托,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地方职业学校开展青壮年劳动者、基层干部“普通话+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中心通过组织开展需求调研,对当地经济产业情况、人口素质基本情况及青壮年劳动者基本现状进行分析,研制“一地一案”实施方案,构建“三融入”课程体系,创设部、省、县、校四级联动组织实施机制,培训取得了良好成效。3年来,项目从1个省份扩大到5个省份,从3个班次拓展为14个班次,累计培训学员1311人次。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