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农林科学院技术入股合作启动暨签约会在银川隆重举办,现场见证了多项重要技术成果的入股签约。当天,该院植保所“粗脊蚜茧蜂繁育和应用”等3项科技成果分别与宁夏枸杞生防科技有限公司等当地3家企业达成“技术入股”签约,标志着宁夏农林科学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技术入股合作,是宁夏农林科学院聚焦宁夏“六特+N”特色优势产业,主动与企业对接,精心筛选了“粗脊蚜茧蜂繁育和应用”“以种养废弃物肥料化技术体系为主的畜禽粪污处理制肥技术”“黑果枸杞功效成分提取技术”等3项技术成果进行“技术入股”。启动暨签约会上,各技术成果团队成员先登台进行成果推介,随即该院植保所何嘉团队与宁夏枸杞生防科技有限公司、该院资环所纪立东团队与宁夏欧牧泰畜牧有限公司、该院枸杞科学所闫亚美团队与枸杞科服(宁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推进院地合作,中宁县政府与宁夏农林科学院达成合作签约。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宁夏农林科学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也体现了市场对于该院科技成果的高度认可和热烈需求。
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郝万亮当天见证其公司旗下宁夏枸杞生防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他是“技术入股”的最先支持者,他认为“科研机构和企业都需要技术创新,‘技术入股’一方面可以调动科研专家的积极性,作为企业来说,也是引进人才的一种方式,如此合作会更紧密,成果会更多,为产业赋能的力量就更强。”
“技术入股是把职务科技成果权赋予科技人员,科技成果以无形资产作为股本与合作企业建立技术入股的一种合作方式,实现责权利共担,利益共享,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据宁夏农林科学院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石志刚介绍,“通过这种合作方式,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科技成果也实现了市场化运作。”
为了让科研成果获得真实有效的反馈,找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宁夏农林科学院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在正式达成“技术入股”签约之前,就已经开始合作。企业在种植基地开辟了试验田,助力科研团队完成科研成果的研发和优化。这种紧密的合作模式,不仅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也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
“‘技术入股’不是‘一锤子买卖’,当科研成果在应用环节出现了问题和新的需求,就倒逼我们从研发端不断纠正、调整、优化,让科研成果真正落地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何嘉说,这种模式也有利于科研团队在设计课题之初就从解决生产端的实际问题出发,有效改善科研供给。
除了技术入股合作外,宁夏农林科学院还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例如,该院联合中国银行宁夏分行量身定制了“成果转化贷”金融产品,旨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为企业所用。通过这一金融产品,成功转化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成果的农户、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可以获得信用类贷款,用于示范推广等相关费用支出。
今年以来,宁夏农科院已实现成果转化107项、金额109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7%、11.4%,带动技术合同认证登记220项、金额1.36亿元,科技创新活力和成果转化积极性显著提升。在宁夏近日召开的科技大会上,宁夏农科院25项科研成果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表彰,达到全区农业类获奖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宁夏农林科学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创新探索和不懈努力。
未来,宁夏农林科学院将继续聚焦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与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的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同时,该院还将持续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方式,为宁夏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