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都县立足“中国薯都”核心种植区优势,坚持在育种、种植、加工、市场、服务五端发力,推动全县马铃薯产业形成了种薯育繁推一体化、鲜薯种植基地化、精深加工规模化、仓储营销现代化、农企连接数字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实现马铃薯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今年8月,作为内蒙古首个农产品生态数字产业链服务平台——马铃薯全产业链数字化农业平台在内蒙古福景堂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上线。这个平台是由交通银行和福景堂公司共同搭建,集种植农户线上预约送货、马铃薯收购、收购款结算、仓储物流、销售订单管理、产业链上游农户融资等为一体的“产供储销”农产品生态服务平台。
“上线以来,平台已完成马铃薯交易1.1万笔、58万吨、3.8亿元。同时依托线上平台,推出了‘交行20-2-0土豆贷’,为种植户提供免担保、免抵押,零见面纯线上贷款,单笔最高可达20万元。”上海福景堂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总监汪平介绍。
商都县聚焦现代旱作高淀粉马铃薯优势特色产业升级,同福景堂公司共建的10万吨淀粉加工生产线、年产1万吨马铃薯提取食品级蛋白生产线目前运营良好,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256万元,实现年可加工马铃薯鲜薯60万吨,生产淀粉10万吨、食品级蛋白0.3万吨,全面推进马铃薯产业提效增值。两年来同1.97万户种植户签订种植订单,培育马铃薯营销协会10家,营销大户51家,营销人员、农民经纪人2660人,带动3.8万农村常住人口实现增收。
依托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商都县同希森公司共建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培育了耐寒耐旱的希森77号,每年为5个乡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建成现代化马铃薯组培中心和7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实现年繁育脱毒苗1.5亿株、原原种4亿粒的稳定产能规模,构建起了完整的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
与此同时,按照“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整合京蒙协作资金和衔接资金建成705座温网式大棚,由希森公司整体承租,交给合作社经营管理,分包农户种植原原种,年带动400户户均增收3万多元,带动8个乡镇47个村村集体年增加经济收入47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8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参与马铃薯种薯培育的农户达到1.3万户2.86万名,建立起当地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
目前,全县共种植马铃薯25万亩,成功培育出希森薯业、蓝威斯顿薯业、福景堂、天船薯业、健坤食品、德义粉丝等10家马铃薯产业龙头企业,已形成了从种薯繁育、到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种植和加工环节的无缝对接、联农带农的紧密相连,马铃薯产业呈现高质高效发展态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