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记者从中共贵州省委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全省现有长征不可移动文物750多处,可移动文物2500多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多处。此外,还有抗战“西迁”“三线”建设、脱贫攻坚等丰富红色资源。
红色是多彩贵州的鲜明底色,当年长征时,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红军长征足迹遍及贵州9个市(州)60多个县(市、区),留下丰富文物资源。
贵州省委新闻发言人介绍,近年来,贵州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用心用情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等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以尊崇礼敬之心,有力统筹,强化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的思考谋划和创造性落实,作出了实施“四大文化工程”的战略部署,并将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作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为抓手,以三个“始终”为抓手推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积极成效。
始终把保护红色资源作为职责所在,让红色根脉永续相传。贵州率先在全国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巡视范围,开展意识形态督查,强化领导干部保护意识与职责;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省市两级建立红色资源保护联席会议,成立省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管理委员会,首批管理25个场馆,并推进重点场馆提级管理,设立专家委员会与专项资金;运用法治力量提升保护成效,出台全国首部涉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及《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2025年1月1日起实施),为红色资源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使命所在,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贵州持续深挖“红色富矿”,推动红色资源全景呈现,实施重点工程,优化10个重要红色场馆展示;建好用好“红色阵地”,推动红色火种生生不息,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构建红色教育培训体系,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做大做强“红色品牌”,融合文旅科技,打造“红飘带”、《伟大转折》剧目等长征文化精品,推动红色故事深入人心,持续彰显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始终把用好红色资源作为力量所在,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贵州始终注重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中积累智慧、获取经验、砥砺品格,汲取奋进的力量;深刻体悟遵义会议精神的时代价值,更加深切认识到党的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发自内心地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更加坚定自觉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让忠诚核心成为贵州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政治生态最鲜明的政治底色。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刘佳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