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婧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举行“凝聚司法合力 助推依法行政”新闻发布会,介绍行政公益诉讼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会上,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7月1日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98.9万余件,向人民法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6000余件,99.1%得到了裁判支持,展现了行政公益诉讼独特的制度价值。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检察院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公共利益时,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7月至2024年11月,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10.1万件,其中近九成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行政公益诉讼在回应民生关切、助推依法行政、促进社会治理、凝聚保护合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发布会上,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第二批),旨在为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提供更多实践样本,同时充分凝聚司法合力,打造联合品牌。其中,在河南省濮阳县人民检察院起诉的一起涉牲畜屠宰检疫监管职责公益诉讼案中,濮阳县人民检察院发现辖区内未全面落实牛羊等牲畜屠宰检疫制度,普遍存在牛羊等牲畜未经检疫直接屠宰、销售的情形,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于是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最终促成该县投资7800万元建设库容1万吨的冷库、牛羊屠宰线及其他辅助设施设备。同时,该县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牛羊肉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构建了全流程监管体系。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对不同类型和办案领域公益保护特点规律的研究,解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难点堵点问题,以精准规范的行政公益诉讼办案,为立法提供坚实基础。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