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记者从北京市怀柔区“两会”获悉,该区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举措,截至2024年底,全区245个村已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全区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显著增强。
据怀柔区农业农村局新农村建设服务科科长赵娟介绍,自2018年起,怀柔区紧密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以“三清一改”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此基础上,依据先规划后实施、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有序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安全饮水提升、道路硬化、绿化及厕所改造等工程,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怀柔区围绕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核心领域精准发力。制定出台多份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路线图与时间表,同时制定验收考核标准,确保工作有序推进。通过百人规划师团队驻村与村民参与,编制完成245个村庄规划与建设方案,实现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塑造。制定系列管护制度,组建专业管护队伍,建立“村日查、镇乡周查、区月查”及区级“月检查、月考核、月通报”机制,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稳定运行,环境持续改善。
据介绍,怀柔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可总结为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管理机制:将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与运营有机结合,针对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重点工作制定标准,明确部门分工,实施全过程项目管控,确保建设与管理质量双提升。
——党建引领示范。各镇乡强化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带头攻坚环境整治难题,以身作则带动村民参与,化解私搭乱建等焦点问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宣传动员有力。借助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镇乡积极分享经验做法,村内通过多种形式动员,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村规民约自治。将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我约束与管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长远规划融合。编制“怀柔区‘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探索美丽乡村与科学城融合发展路径,打造“生态+”产业模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构建“1+3”融合发展新格局奠定基础,致力于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