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清泉傍村过,青山脚下是人家。”走进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新乡雪山村,一条条蜿蜒的乡村公路,宛如一条条舞动的青丝带,将雪山村的美景和群众的幸福生活紧紧串联在一起。
一个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偏远山村变成网红打卡地,村级路长赵国朝是家乡蝶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雪山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赵国朝是土生土长的雪山村人,作为全村的发展带头人,他深知乡村道路事关群众出行安全,是连通乡村间的“毛细血管”,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血管通道”。自从被推选为村级路长后,赵国朝用履职尽责诠释了新时代路长风采,让乡村公路成为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道路宽了,群众笑了
不惑之年的赵国朝曾是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有干劲、有闯劲,头脑灵活、敢想敢做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2000年12月退役回乡后,赵国朝先后经历了从打工人到创业者的人生历练。2021年1月,赵国朝被推选为雪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开启他人生中的另一个为民请命“战场”。
雪山公路是雪山村出入的唯一主干道,道路建设时间虽然不长,但建设标准低、路窄弯多,极大地影响群众出行,同时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赵国朝上任走访群众了解情况时,群众反映格外强烈。在得知群众的诉求后,赵国朝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苦心人,天不负。”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交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21年7月,雪山公路窄改宽项目终于落地实施。在得知情况后,全村群众如过年一般欢欣鼓舞。
花甲之年的雪山村村民杨世轻,儿子在外乡镇教书,每一次出入都担心儿子的出行安全,对雪山公路窄改宽早已是“望眼欲穿”。在得知雪山公路窄改宽项目落地后,悬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开心得像个孩子一般。雪山公路窄改宽征用到杨世轻家近2亩的土地,村“两委”担心他有情绪,杨世轻反而坦然地向前来做心理安抚的工作人员说:“修桥补路是好事,道路改宽了,大伙出行安全了,我高兴都还来不及呢。”
六口之家的赵有要,经营的小卖部位于入村的雪山公路边,小卖部的经营收入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公路窄改宽小卖部面临关门歇业的问题。雪山公路窄改宽项目因资金有限,无法给受损失群众进行相应的补偿。为了让项目尽快实施,赵国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向赵有要做起了思想工作。在赵国朝苦口婆心的开导下,赵有要难舍地跟自己多年经营的小卖部说了声“拜拜”。
2022年底,久违的雪山公路窄改宽圆满竣工。道路变宽了,群众笑了。因路窄弯多,一年十多起交通事故的“问题路”,成了村民们出行的“平安路”。说起修路带来的变化,雪山村党总支副书记寸待铜感慨地说:“乡村要振兴,思想必先行,窄改宽所有农户不谈条件、不提要求,出田让地,群众心宽了,致富路更宽了”。
开通公交专线,出行更加方便
农村公交专线是打通服务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为了解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赵国朝多方奔走,积极向乡党委政府、县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申请开通公交专线。2023年,群众期盼已久的雪山村农村公交专线正式开通,群众出门上车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龙新乡雪山村草血竭产业发展带头人杨春换,经常要向周边县区发送种苗。公交专线没有开通之前,自己不能运送就得找人运送。一年下来,运送费用都是几万元。自从公交专线开通后,客户需要种苗,杨春换便从公交专线进行托运,每年运费省下2.3万元。
每次提起雪山村公交专线,杨春换总是春风满面地说道:“这公交专线真是太方便,咱们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了,这共产党的政策真好了。”
花甲之年的赵自东孙子孙女都在县城读书,公交专线没有开通之前,每次上学都要走7.8公里。看着孙子孙女辛苦的样子,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公交专线开通以后,两个孩子抬腿就可乘坐公交。提起公交专线,赵自东总是眉宇带笑地说道:“这公交车开到家门口,孩子读书方便了、安全了。家里人也放心了。”
公交专线能够顺利开通,得益于雪山村通行条件的改善。身为路长的赵国朝感慨道:“雪山公路是一条宽敞平坦的‘平安路’,一条暖人心窝的‘民心路’,一条推动雪山发展的‘致富路’。这条公路对雪山村的作用诠释了‘要致富,先修路’这个亘古不变的发展逻辑。”
管养并重,农村公路增“颜值”
驱车在雪山村道路上行驶,沿途风景如画徐徐而来,路面干净整洁,一株株樱花、三角梅交相辉映。安全、洁净、美丽的农村公路得益于雪山村立足“四好农村路”,致力于将一条条“交通线”打造成“风景线”的成果。
农村公路建好后,身为乡村路长的赵国朝知道“三分建,七分管”的道理。2022年底,赵国朝就在雪山村推行了“村干部包片、小组长包组”的管理模式,群众是受益者更是管理者。每月集中组织群众对辖区内的乡村公路进行日常养护,清理边沟杂物、杂草,整修路肩、边坡等,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同时,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推进公路绿化、美化。
担任雪山村路长以来,赵国朝心里就多了一份对公路的“牵挂”。每逢节假日、极端天气等特殊时段,赵国朝都会开车上路巡查,发现水毁、塌方等情况,及时带领群众清除路障和其他杂物,消除风险隐患,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谈起农村公路的管护,赵国朝语重心长地说道:“每一条农村路,都和我们老百姓的出行息息相关。农村公路的管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做到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才能养出群众出行的‘安全路’,增收致富的‘幸福路’。”
据悉,截至2024年底,雪山村25个村民小组投工投劳5000余人次参与村组公路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栽种樱花树1200株,山茶花、杜鹃、三角梅等1500余株,栽种盆景3000余盆,撒播草坪、花卉等2000余平方米,覆盖路域6公里,公路绿化美化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
道路通畅了,风景成“钱景”
雪山村背靠龙陵县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雪山片区,是个四周青山环抱的袖珍小坝子。万亩大树杜鹃、雪山瀑布、千亩梅园、千亩古树茶园、水碾水磨群,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传统的农耕文化交相辉映,行走其中犹如人在画中游。因交通条件滞后,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藏在闺中人不识。雪山公路窄改宽实施以后,雪山村通行条件有了质的飞跃,诗意画卷的自然风光和散发着历史沉香的农耕文化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不惑之年杨世平是龙新乡雪山村正兴11组村民,以前一年辛苦下来,一家人就混个“肚子圆”。2022年底,雪山公路建成通车后,前往雪山村踏山观景的游客络绎不绝,杨世平成了第一批“下海”吃上了“旅游饭”的村民,一年四季为外地游客当“向导”,一年轻松入手4.5万元。谈起雪山公路给自己带来的生活变化,杨世平满脸堆笑地说道:“这活计没啥技术难度,每天就是陪人走走逛逛、唠唠嗑,能锻炼身体,还有可观的收入,这样的好事以前真不敢想。”
“雪山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前道路坑坑洼洼、出行不便,前来的游客寥寥无几。雪山公路窄改宽的实施,让雪山村的通行条件实现质的飞跃,现在慕名到雪山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群众吃了‘旅游饭’。”谈及雪山村的变化,龙新乡雪山村党总支书记赵国朝感慨地说道。
雪山公路建成以后,每年周末和节假日到雪山村旅游的人数与日俱增,2023年全年游客量就达5万人次。外来发展种植中草药、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商家达到60户,年用工达64000余人次,当地务工收入500多万元,交旅融合初显成效。
“乡村要振兴,交通必先行。”近年来,雪山村立足“四好农村路”建设,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公路引领农村发展、支撑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群众事无小事,细微处见真情。谈起村级路长职责,赵国朝感慨道:“要想真正落实好路长职责,关键要从群众的角度,去走、去看、去感受,做好穿针引线的那根针。用心落细落实路长事,用情管好护好农村路,用行动诠释那份为民的初心。”
作者:李长明 尹艳坤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