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科技范”让春耕备耕更省力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方堃
  • 2025-02-13 21:15:47

春回大地,春耕备耕正在之江大地上陆续展开,一派生机勃勃景象。近日,记者走进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看到良渚古城遗址核心区所在的瓶窑镇,这片曾孕育出璀璨稻作文明的土地上,机器轰鸣,犁铧耕作,田间地头满满“科技范”,一幅“科技春耕图”正徐徐铺开。

春耕机械旋耕作业。

立春刚过,瓶窑镇便积极开展农业政策宣传普及、农耕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控技术推广等一系列活动,做到栽培方式早布局、春耕物资早准备、种植技术早培训、农机设备早落实,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农户抢抓农时,为全年丰收夯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引入病虫害自动监测、无人机植保、高速智能化成套播种机等最新装备和技术,通过不断“加码”科技力量,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当前,正值小麦拔苗期。记者来访时,“农二代”陈陛隆正手持遥控设备,操纵着一台无人植保机飞驰在自家200多亩麦田上空。他说,无人植保机一天作业量可达500余亩,相当于10个熟练工,不仅节工,更减少了肥药投入量,因为喷洒更为均匀,利用率自然提高了。

种植大户用无人植保机施肥。

瓶窑镇农办工作人员告知,今年,针对不少种粮大户新购了无人植保机等智能农机,镇里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最近一期将在本月下旬举行,以便让好农机派上大用场,实现节本增效,也让“米袋子”保得更牢。“为了鼓励更多农民参加,这些培训班不收学费,餐宿全免,让大家安心学习、考证。”瓶窑镇相关负责人说

种粮大户郑云峰已连续多年参加培训,同时他也是一名植保员,日常要进行田间巡查,并向农户进行知识普及和技术推广,“新事物往往需要多年的探索、试验、沉淀,这中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跟上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在他看来,农机一响,春耕不慌。

记者来到郑云峰的农场田间时,他早在立春前便用履带旋耕机,把自家几百亩计划种植早稻的农田完成了翻耕,为后续播种作好准备。在农资和农机具的库房内,记者看到,近1500公斤优质种子和近百吨肥料及农药一应俱全,各种农机也完成保养,万事俱备,只待春耕。

瓶窑镇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内,一台台保养完毕的农机整齐摆放。

此外,瓶窑镇此前所引进的精准流水线播种设备,也将在今年“火力全开”,不仅能实现填土、洒水、压槽、播种、铺土等育秧全过程自动控制,还能有效避免底土、种子、人工的浪费,达到精量铺土、喷淋和播种控制。

“以前用传统播种机,需要7至8个工人。有了高速智能化成套播种机,只要1至2人,一天轻松完成800至900公斤播种任务。”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技术员方文英感慨,春耕备耕有了“新装备”和“新技能”,让农业生产跑出了加速度。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方堃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