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咱们这儿来了个外国专家,他们公司专业做智慧农业,可以指导咱们一年一亩地节水100方。”刚过完春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佘太红”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内,村民们聊着天,一边好奇着大家口中的那副外国面孔,一边等待着专家对他们进行水肥一体化智能设备操作技术培训。
乌拉特前旗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合作社孵化、培育优势,实施“人才回引”工程,通过田间课堂、田间论坛、农民夜校等方式,有效推动农业、科技等领域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实现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我们通过专家人才的技术指导,实施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实现了对禾苗的定向、定量、定时灌溉施肥,‘科技+人才’助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广。”禾兴企业党支部书记白恩泽说道。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围绕人才强旗目标,通过健全完善“专家人才数据库”“基层需求项目库”,采取“组团式”帮扶与精准定点选派、长期服务与短期派驻、集中统一组织与分散组织、大规模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精准选派300名专家人才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基层群众中,面对面答疑解惑、点对点精准服务,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问题。
把乡土人才培育作为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的重要任务,按照“干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辅导讲座、现场教学、网络培训等方式,围绕品种选择、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为186名合作社带头人、种养殖大户、“土专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累计推广新品种及先进实用技术135项,开展田间指导和跟踪培养358次,持续提升乡土人才专业水平。
作者:杜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