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起而行之“找苦吃”
——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驿站建设肥城纪实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婧
  • 作者:李心睿 马紫晨 钟世梁
  • 2025-02-18 16:35:58

王瑞飞是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年寒假,他继续参加山东农业大学开展“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乡村振兴驿站建设活动,作为科技专员时隔三个月他再次来到山东省泰安市肥城乡村振兴驿站开展驻村蹲点服务,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青春奔赴。

此时,同样作为科技专员的183名肥城农大学子,也正奔走在乡土深处,在乡村振兴驿站建设中,砥砺心智、锤炼本领。

深入田间,知识助力解农困

1月下旬,蔬菜大棚里热火朝天,王瑞飞正跟随着肥城市安站村的村民在村里的菠菜种植大棚里开展了一场劳动实践。他们拿着镰刀,在潮湿的大棚中,穿梭在狭窄泥泞的田垄间,把长成的菠菜收割下来。

此时,大棚里的大多数蔬菜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连续低温让大棚种植户眉头紧锁,如何帮助大棚蔬菜度过低温期成为了燃眉之急。王瑞飞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覆盖保温被、增强维护结构保温性、增设防寒沟防寒裙等措施。

在大棚外,此时的冬小麦正处于越冬期的关键阶段,种麦子的农户们见到了山东农业大学的科技专员非常高兴,“这几天极端天气,可让我们担心坏了,害怕麦地受了冻害影响了来年的收成。”农户们表示。

王瑞飞积极联系学校专家老师后,和农户们说:“这个温度对于越冬期而言,属于正常低温,只是往年通常是1月下旬出现,今年推迟到了2月上旬。不过对于正常麦田,这样的低温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后续会慢慢回温。”之后,在乡村振兴驿站APP的指导下给出了具体应对措施。

“田间地头是农科生最好的课堂,在大棚中劳动的过程中,农业设施学中的知识,仿佛活在了眼前。卷起裤腿,踏进田里,帮助农民解决头疼的问题,我欣喜地发现,原来我们也可以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王瑞飞说道。

乡村科普,知识启迪童心灵

引导乡村青少年涵养爱农情怀和学农兴趣,树立远大理想,也是科技专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肥城市安临站镇的一间小教室里,6名农大科技专员聚焦“三农”,给二十多位小朋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

探索小麦的一生、和树木成为朋友、拖拉机的运转……科技专员用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运用PPT、绘画本等多种方式向乡村小朋友们介绍了农学、林木、园艺、农机等方面的知识。6名科技专员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播,还注重孩子们心灵的建设。随后,山东农业大学心灵画坊项目负责人李心睿结合自身专业与课题设计组织了一场曼陀罗绘画小课堂,用其独特的绘画方式和深刻的心灵内涵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场心灵疗愈。

“作为科技专员,把科学知识带给乡村青少年,让科学离孩子们不再遥远,这是我们作为科技专员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岗位,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农情怀,为乡村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山东农业大学科技专员马紫晨说道。

携手企业,资源下乡助乡村

在实践的过程中,这群科技专员们不仅送科技下乡,还给村民送来了优质玉米种子。在肥城市安临站镇东陆房村,科技专员们在耐心地为村民讲解种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同时,还向村干部介绍了山农酥梨种植、山农小麦种子等农大特色技术。他们真正地以实际行动搭建起了学校与乡村的桥梁,解决着科技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作者:李心睿 马紫晨 钟世梁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