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已过,正是育苗关键时期。”2月19日早上,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又像往日一样,轻车熟路来到河北省曲周县岳庄村甜叶菊苗圃基地。进入棚室走到苗床前,扒开一株株幼苗,他一边察看着甜叶菊苗生长状况,一边和农户聊起眼下的春耕。他说,作为农业加工企业,就是做强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让农民多挣钱”。
2月19日,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在河北省曲周县蔡上村蔬菜育苗技术示范基地,了解辣椒苗繁育情况。 李杰 摄
“今年小苗儿增加了不少吧?”面对卢庆国询问,苗圃技术员张更希笑着说:“去年收成好,每亩甜叶菊产量在900斤左右,亩纯收入5000元以上,带动了农户种植甜积极性。今年,仅俺们村就计划种450亩,不扩大育种规模不行啊!”
岳庄村党支部书记卜新月插话说,“卢庆国与农户都签署了订单种植协议,2024年‘订单价格’是每公斤16元,而实际收购价达到了每公斤19.5元,大大提高了农户种植甜叶菊的积极性,今年种植面积将增长一倍”。
“这些辣椒苗都是嫁接苗儿,必须保证室内温度在22C-26C°之间。”在蔡上村北蔬菜育苗技术示范基地,卢庆国察看双膜温室大棚及多项增温设备后,又走进培育辣椒苗的大棚,随机拔出几棵苗,仔细观察辣椒苗根系、叶片等发育情况。还不忘向基地技术员张喜泉询问基地雇佣农民工的薪酬、是否及时发放等情况。他说作为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这些也是他履职尽责所重点关注的内容。
随后,卢庆国又来到多满园花卉园区,入棚察看“多肉”植物生长技术、销售、效益,以及农民工每日收入、农村养老等问题。当得知一位田姓务工妇女已经73岁时,卢庆国和她聊起了家常,详细询问她每天工作几小时、挣多少钱、养老金多少、能不能及时发放、村庄老人占比、养老方式等问题,并认真记录下来,“还要再做梳理,充实到下月参建议里”。
据了解,卢庆国已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人大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代表,还被授予“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十多年来,卢庆国坚持走访农户2000多家,先后撰写出涉及“三农”的代表建议近100篇。在特色农业植物提取领域,20多年间卢庆国已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带领技术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科技创新、苦干实干,把一个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植物提取企业、全球重要的天然提取物生产供应商,2024年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辣椒红、辣椒精、叶黄素产销量居世界第一。
下午13时卢庆国返回办公室。他指着桌子上一沓文件说:“这是我一年来进田入户调研写出的关于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降低农村交费、发展中药产业等五份建议,同时还要把乡亲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问题和呼声带到全国两会上去。”
在曲周县“多满园”花卉园区,卢庆国入棚查看特色产业“多肉”植物生长、效益,以及农民工收入、养老等问题。 李杰 摄
【记者手记】
要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和产业化
“新品种有哪些表现?技术上有啥问题?”多半天里全国人大代表卢庆国入苗圃温棚看苗情,都在和农民聊技术、谈增收、说民生。
记者注意到,走访过程中这位几十年如一日专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企业家代表的话题都离不开“三农”。他说,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增加收入,如何让农民富起来、有钱花。作为和农民密不可分的农业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持续推出新品种、特色产品,或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产业化,才能赢取市场认可,进而增加种植业整体收益,大幅度提高农业收益和附加值,带动农业产业链条上的人共同富起来。
要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这是卢庆国用几十年专注特色农业植物提取事业的“实践感悟”,也是让广大农民坚定端“农业饭碗”、增强种田自信、做大做强农业的需要。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