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行业 详情

山西农商银行用金融力量激活三晋非遗文化“一池春水”

  • 来源:山西农商银行
  • 编辑:吴叶琪
  • 作者:李明辉 张志强
  • 2025-02-27 16:23:31

山西农商银行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主责主业,聚焦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精准施策,量身定“贷”,不断推动“金融+非遗”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金融之力激活非遗文化“一池春水”,奏响了“共赢之歌”。

截至2025年1月末,全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4060.03亿元,较年初净增295亿元、增幅2.14%;各项贷款余额8885.98亿元,较年初净增 127.98亿元、增幅1.46%;其中实体贷款余额7742.37亿元,较年初净增 185.61亿元,增幅 2.46%。

山西农商银行服务非遗文化产业

麻峪豆腐飘香新滋味

年前,腊月廿三的麻峪村豆腐作坊里,蒸气氤氲中,省级非遗传承人张永泉正用祖传的枣木模具给豆腐压花。

“张师傅,这锅豆腐香气扑鼻,订单怕是排到正月了吧?”临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李晓阳掀开作坊的棉门帘,寒风中带进一缕暖阳。

“李经理来得正好!”张永泉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指着墙角堆成小山的黄豆袋,“多亏你们那个‘豆腐贷’,让我囤够了山西老种的有机黄豆。现在每天能做三百板豆腐,比去年翻了一番呢!”窗外的晒场上,金黄的豆腐块在冬阳下泛着油光,犹如铺开一院子的金砖。

在吕梁山东麓的临县麻峪村,传承三百年的“麻峪豆腐”正焕发新生。这种采用古法点卤、九压九晾的非遗技艺,做出的豆腐能切丝穿针、久煮不散。随着县里“非遗美食进景区”工程的推进,二十余家豆腐作坊都接到了景区订单,但传统的地窖发酵车间已跟不上现代食品标准。

去年秋天,正当张永泉为改造无菌车间缺钱发愁时,临县农商银行的“非遗传承贷”送上门来。客户经理带着移动终端现场办公,三天内4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现在车间装了恒温设备,真空包装机能日发两千件快递。”张永泉的妻子王秀兰掀开新购的冷链运输车货柜,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发往平遥古城的伴手礼盒。

这样的故事在麻峪村并非个例。临县农商银行公司部办公室墙上,“非遗传承金融服务作战图”格外醒目,14面小红旗插满麻峪村地图。“我们给每户建了‘三色档案’”,李晓阳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绿色是正常经营户,黄色是需技术升级户,红色是急缺资金户。像张师傅家当时就标红预警了。”

在村委会的“金融夜校”课堂上,信贷主管赵志刚正给村民讲解“惠农贷”:“咱们现在实行‘整链授信’,从买豆子、买设备到冷链运输,每个环节都能申请专项贷款。”

站在新落成的非遗体验工坊前,村支书老李捧着热腾腾的豆腐脑感慨:“当年走街串巷的‘豆腐梆子’,现在变成了扫码支付的‘金疙瘩’,这背后少不了农商行那股‘金融活水’啊!”2025年仅一个月,临县农商银行就为豆腐产业授信266万元,带动全村豆腐产值突破千万元。

香包“绣”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朔州市山阴县,一项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刺绣香包,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一针一线间,绣娘们不仅绣出了精美的图案,更绣出了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以前都是自己做着玩,或者送给亲朋好友,从来没想过还能靠这个赚钱。”今年50岁的王大姐是山阴县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也是刺绣香包技艺的传承人之一。

山阴县农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非遗”模式,针对刺绣香包产业规模小、分散经营、缺乏抵押物等特点,创新推出“创业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简化贷款流程,降低贷款门槛,为刺绣香包从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为刺绣香包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多亏了农商行的贷款,我才能扩大生产规模,把刺绣香包卖到全国各地。”王大姐在山阴县农商银行申请了1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原材料和设备,并开设了网店,如今她的刺绣香包生意越做越红火,还带动了村里其他妇女就业。

在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下,山阴刺绣香包产业逐渐走上了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当地成立了刺绣香包专业合作社,并积极打造“山阴刺绣香包”区域公共品牌。

“截至目前,山阴县农商银行实体贷款投放69.23亿元,支持特色产业超40亿元。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非遗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刺绣香包产业做大做强,让千年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山阴县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光漆器行销天下

在平遥古城南大街129号,有一家漆器店总是人来人往,游客们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总忍不住驻足欣赏、出手购买。这家店铺叫永亨漆器经销部,主要从事漆器加工销售,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手工制作,自产自销。据了解,平遥推光漆器,是山西省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中国四大名漆之一,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始于唐代开元年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

几年前,永亨漆器经销部由于资金短缺,影响其发展壮大。从未贷过款的经销部老板想起了农商行员工“红马甲”营销时给他发的宣传单,便找到电话联系到平遥农商行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听闻情况,迅速为客户匹配到“诚易贷”信贷产品条款,经过审查审批,为其办理授信200万元。

“都说困难时刻见真情。非常感谢农商行,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店铺老板激动地说。

平遥农商行聚焦辖内特色企业产业特征、金融需求痛点,进一步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推出“诚易贷”“漆艺贷”“金铺贷”“商昇贷”“晋商快贷”等信贷产品,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产品和其他旅游服务业相关客户定制融资方案,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近三年来,该行已为包括平遥牛肉、平遥古城景区以及平遥推光漆器、醋产业等文旅产业提供了5.6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有力地推进了平遥县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食一行、一技一艺间,留住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山西农商银行牵手非遗,通过信贷资金支持,助力非遗手工艺的市场化、生产的规模化,让非遗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被更多人看见、被世界所看见。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