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贵州黔东南:国土空间有了新总规划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刘久锋
  • 2025-02-27 21:47:49

2月27日,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该规划是全州国土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规划获省政府批复,标志着全州国土空间的保护和利用进入新阶段。

《规划》着眼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建设,总体定位为:建设成为贵州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国内外知名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州。

《规划》统筹划定“三区三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81.3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408.99万亩以上,全力守护粮食安全根基。践行绿色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少于8527.29平方千米。秉持节约集约理念,城镇开发边界新增建设用地45平方千米,确保发展空间。

至2035年,全州将构建起“三区三心、三屏三廊、一核两轴三群”空间格局。农业空间因地制宜,引导坝区、山地、高山三类区域分区建设。生态空间上筑起云台山、雷公山、月亮山生态屏障与都柳江、清水江和㵲阳河三大生态走廊,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城镇空间以凯麻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核心,依托沪昆、贵广城镇发展轴串联凯都、黔东、“黎从榕”三大城镇组群,重点保障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特色食品及民族医药、新能源装备及材料、特色轻工等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完善四级城乡生活圈及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生活品质。到2035年,规划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5平方米,机构养老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数的比重达到1.2%等等,提升州域高品质生活服务水平,改善城乡生活服务质量。

在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方面,依托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等自然人文资源,塑造特色风貌区,巩固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结合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构建“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体系,强化凯里-西江、镇远、榕江-洛贯三个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形成“一心两带”旅游格局与便捷交通网,让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聚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

交通基建将迎来大升级,在高速公路方面,新增玉屏至镇远、天柱至大龙、天柱至会同、榕江至融安、凯里环城高速南段等多条对内对外高速通道,构建“三横四纵四联线五通道”高速公路网;在铁路方面,新增瓮马南延伸线、涪柳、兴永郴赣3条普铁,凯里至都匀的城际铁路,以及炉碧、天柱、黔东经开区3条铁路专用线,形成“2高铁+ 4普铁+ 1城际+ 3专线”铁路网布局。在航运方面,新建清水江、都柳江2条高等级航道,以及㵲阳河、巴拉河、八舟河3条旅游航道。并将麻江宣威、榕江忠诚等7座大型水库,以及跨区域500千伏输电网,省域天然气支线管道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纳入规划保障。

同时,依托贵州大数据产业优势,州、县(市)共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规划管理全流程提供强力支撑,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