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陕西汉阴县:以新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稳就业促增收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婧
  • 作者:刘东 王建霞
  • 2025-03-03 20:27:29

“在这里干活很开心,我今年都65了,在家门口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块钱的工资,还有啥不满足的?而且就我现在这个年龄,如果出门打工的话,怕是连活都找不到了,更别说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了!”2月21日,在陕西一家玩具生产车间里,谈及现在的工作和收入情况,欧常凤开心得都合不拢嘴了。

据欧常凤讲述,年轻时候的她就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打工,过的是人在外心在家的生活。“那时候是一心挂两头,晚上睡觉都睡不着,想孩子想家,白天还要干活,身心都十分煎熬,现在好了,厂开到家门口了,钱也能赚家里也照顾了,家里老小都在家,下班后回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欧常凤说。

在生产车间里,像欧常凤一样“出家门就进厂门”的员工还有40多名,他们在车间不同的岗位上,干着缝纫、平整、质检等工作;但相同的是,这些岗位对体力、文化水平和技术要求都不高,十分符合基层群众就业需求,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过上赚钱顾家两不误的生活。

“我们厂目前有40多名员工,都是集镇社区附近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最大的达到60岁以上,大多是在家里照顾老人或者小孩上学的留守妇女,活比较轻松,没有重体力活,大家都能适应。而且厂里订单也比较稳定,每个月都有活干,每个人平均月工资基本能达到3000块钱,订单量大的时候还需要加班,有加班费,还管晚餐,大家都挺满意的。”生产车间负责人欧定英介绍道。

小工厂关乎大民生,新社区工厂的高质量发展,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的稳定就业,切实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在汉阴类似的社区工厂还有很多,位于双乳镇的陕西省汉阴县就有一间类似的电子科技工厂,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新社区工厂。

据了解,该社区工厂成立于2018年,以加工生产电子线束为主,产品以外贸订单的形式销往欧美等国家,建厂之初年产值仅200万元左右,经过6年的发展,2024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能长期为周边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60余个。

“现在我们厂里有员工40余人,每人每月工资平均在3000元到4000元。目前订单也比较充足,在现有人员的情况下,要持续做到4月底。”负责人沈桂安介绍说,“今年我们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效益,在县人社局的帮助下,积极参加县内线上线下招聘会,希望能吸纳更多人员就业。同时,县人社局还根据有关政策为我提供了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等帮助,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好政策,也是第一时间推荐给我们。”

近年来,汉阴县把推动新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就业促增收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推动县内新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新社区工厂115家,涵盖毛绒玩具制造、电子线束、足球制造、织袜等多个行业,共吸纳就业450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84人,实现产值8亿元,出口创汇6326万元,培育新社区工厂工业规上企业18家。新社区工厂已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外贸出口的支柱行业、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作者:刘东 王建霞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