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省草莓协会主办的“草莓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观摩会”在中原研究中心举行。本次会议以“草莓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等各界代表参会,共同探讨草莓产业发展新路径,旨在以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助力草莓产业在机遇与挑战中实现升级。
中原研究中心设施果树智能管控团队专家、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河南省草莓协会会长周厚成研究员表示,当前,草莓产业正站在关键转型的十字路口。草莓产业已形成涵盖“种苗—种植—加工—销售—服务”的完整链条,涉及品种、种苗、技术标准、设施设备、采后保鲜与加工、市场与销售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等多方面协同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现场品尝到中莓香玉,香,甜!真好吃!”杭州绿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建红表示:“我这次从杭州过来参会,就是想引进一些新品种,在当地种植。”
“去年,我们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已达成深度合作,成功获得中莓香玉品种权使用权,并在山东区域大力推广,迈出了推动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山东普朗特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刚介绍,中莓香玉凭借其优良的品质,有望成为2025年草莓市场的新亮点,为当地莓农带来新的增收机遇。
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草莓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升级契机。在品种选育方面,已从传统方式迈向分子设计育种阶段,能够更精准、高效地培育出优质草莓品种。而在栽培技术领域,人工智能的融入正深刻改变着草莓种植模式。
“我们研发的草莓智能管控系统借助先进的传感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实现了对草莓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与智能调控。”河南讯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谷俊鹏表示,无论是光照、温度、湿度,还是土壤养分、水分等关键指标,都能实时掌握并按需调整,为草莓生长创造最适宜的条件。这不仅极大提高了种植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还能有效提升草莓的产量与品质。
下午的观摩环节,与会人员首先来到位于新乡县七里营镇的“中农郑果”草莓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实地参观了草莓脱毒苗繁育的全过程,深入了解了种苗脱毒技术的科学原理与实际应用。随后,大家移步至“中莓”草莓园,这里展示的“中莓”系列草莓新品种以及创新的超高垄栽培模式成为全场焦点,充分体现了科技对草莓产业的赋能作用。最后,西禾草莓农场,作为草莓农旅融合的规范化生产基地,这里不仅展示了草莓种植的高效管理,还通过农旅结合开辟了产业增收的新路径,为草莓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进一步彰显了河南草莓产业升级的创新活力。
“河南作为我国草莓主产省之一,草莓产业发展态势十分强劲。近年来,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大力推广应用,我省草莓生产效益实现显著提升,种植面积也在逐年递增。如今,草莓产业已成为不少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周厚成表示:“我们期望借助草莓新品种,为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让更多莓农受益,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研讨观摩会为草莓产业各方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探索草莓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方向,助力河南省乃至全国草莓产业在复杂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升级转型。未来,草莓产业将加速向智能化、现代化方向迈进,通过科技创新与模式优化,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提供坚实保障,推动草莓全产业链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