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行业 详情

深耕“三农” 扩面强基——四川泸州农商银行将金融势能转化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优势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王琴
  • 作者:吴科
  • 2025-03-07 11:08:18

四川泸州农商银行把“走千访万”和“整村推进”工作继续做深做实做细,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智信、用信、守信”的诚信文化落地生根。同时,该行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加快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通过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持续开展“双基共建”工作、该行深入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管理水平,将金融优势转化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取得突出成效。

增强服务乡村振兴金融力量

按照便于与村社对接、利于服务乡村振兴的原则,泸州农商银行已于2024年9月全面完成对党支部设置规范优化调整,现有43个党支部、增加了19个基层党支部数量,按照设置要求做到一个支行一个党支部,合理配置乡镇中层干部,更好以党建引领业务。该行制定了中干动态考核管理办法,多维度考核中干综合素质,建立能上能下用人机制,持续将具有涉农专业知识和熟悉信贷政策的员工充实到农村信贷队伍中,将真正了解农村、愿意扎根农村、一心想干实事的优秀人才配备到一线,建立起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金融服务队伍;在全行上下构建“双基共建”金融惠农模式,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与共建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和辖内有威望、有资源的党员开展结对,通过一村(社区)一座谈、走千访万、挂图作战、整村推进等方式批量获客,精准营销,分类施策,39个在岗党支部中有70%与辖区企事业、政府各级党支部等建立了85个党支部结对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全行干部员工业务能力,该行加强“三农”队伍建设,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于2024年6月14日组织辖内农区支行行长及客户经理80余人到双加镇大冲头村开展了泸州农商银行“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二讲培训会议,现场邀请了农业专家讲授水产行业相关政策知识,并到双加镇十里渔湾开展了现场观摩学习,不断提升全行干部员工必备的农业农村知识,切实抓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用金融活水持续浇灌“三农”沃土。在建立430个EPOS助农服务点的基础上,该行持续打造集“金融+政务+村务+电商+民生+物流”六位一体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现已建成农村金融服务站(点)123个,其中已达到活跃农村金融服务站(点)标准的61个,省级标杆农民工综合服务站4个。

突出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重点

推动涉农、普惠金融稳定增长。为确保普惠金融和坚守定位工作的全面完成,该行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条线部门、辖内支行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惠金融及坚守市场定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信贷管理部,主要负责全行普惠小微及普惠涉农信贷业务指导、监管达标统筹及规划、业务数据通报等工作。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90.26亿元,比年初增加11.46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4.88亿元,较年初净增11.96亿元,增速14.4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11个百分点;贷款户数27709户,较年初净增4241户;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39.33亿元,较年初增加7.77亿元,增速24.63%。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该行积极与市、区级乡村振兴局开展业务对接,主动了解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相关信息,积极沟通、共同研读政策,把握政策要点,协商工作开展流程,做到“应贷尽贷”,特惠政策“应享尽享”;落实尽职免职制度,配强基层信贷工作力量,扎实推动开展批量授信、快速审批等信贷模式,切实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对脱贫人口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积极对接政府脱贫办,向建档脱贫户中有致富意愿、致富能力、致富项目的脱贫户,发放“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的脱贫小额信用贷款,帮助脱贫户创业致富。截至2024年末,该行累计向3643户有贷款需求的脱贫户发放脱贫小额信用贷款1.97亿元。

做好民生工程金融服务。今年以来,该行围绕新市民、乡村振兴工作人员等客户群体大力推广“优享贷”“领头贷”等专属贷款产品,同时开通了“居民消费贷”产品的线上申贷渠道,充分满足其资金使用需求。该行制定《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暂行管理办法》,切实规范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工作,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累计开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50户。该行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对接区教育局及学生资助中心及学校,摸清有贷款需求的困难应届考生及在读大学生名单,全面放开办贷权限,将生源地助学贷款权限由4个支行办理放宽到40个支行办理,分片区组建立3个助学贷款微信服务群对业务相关问题及时进行答疑,提高办贷效率,全面满足农村困难大学生资金需求。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8616笔,贷款余额27470万元。该行加大民生贷款投放力度,积极关注地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加强与人社局、妇联、共青团组织等部门开展合作对接,重点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青年创业、妇女创业、大学生创业、农村转移人口等信贷服务,给予自主创业者强有力的信贷支持,满足其创业资金需求。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5笔、金额3.83亿元。

加大产业振兴支持力度。该行切实加大产业振兴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加强建设天府粮仓重大战略部署加强辖内农田改造、土地整理的项目金融支持,完成审批古蔺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1亿元,已投放8000万元。该行加强农村地区供水、供气、发电等基础工程建设支持,完成审批纳溪区全域燃气项目建设贷款4亿元,已投放2.8亿元;完成审批江北镇天然气发电项目建设贷款5亿元,已投放4.2亿元;投放甘孜正斗乡400MW光伏发电项目贷款7000万元。该行重点支持辖内川粮油、川猪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截至2024年12月末,“10+3”产业客户群体贷款余额14.12亿元,涉及客户796户。该行不断丰富农业贷款融资模式。与省农担公司、兴泸农担公司合作,借助其担保增信作用,进一步加大银担合作,截至2024年12月末,已累计投放“农担贷”431笔,累计发放贷款金额4.35亿元,现有贷款余额1.03亿元。

提升乡村振兴数字化水平。自2021年推出无纸化、纯信用、无抵押的线上信贷业务以来,该行有效解决分散贷款批量授信难、贷款审批慢、流程长的问题。截至2024年末,该行“智能小额农贷”已对19358户农户授信26.22亿元,用信16972户,用信金额19.43亿元;“蜀信e贷”已对29550户客户授信52.16亿元,用信15460户,用信金额约22亿元;“蜀信e商易贷”已对11703户客户授信15.88亿元,用信6955户,用信金额10.46亿元,成为农户经营消费周转备用金的最佳选择。该行在61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智能终端整合落地金融、政务、生活服务25类79项服务,农村地区便民服务“线上办理”水平有效提升。该行全面推广智能化渠道系统,在全行投放智能柜台94台,社保卡制卡机51台,其中18台为便携移动式制卡机,支行智能化水平和客户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升。该行上线“蜀信e·”老年版与“蜀信e·”民族新版本手机银行APP,精准服务老年客户和少数民族客户。目前,该行“蜀信e”手机银行用户数已突破52万户,并增加社保医保、生活缴费、交通出行等各项生活服务,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有效提升。该行积极推广“惠支付”扫码支付产品和打造“惠生活”电商平台,截至12月末“惠支付”商户总数3.8万余户,“惠生活”平台交易总额达55.12亿元。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