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行业 详情

浙江武义农商银行金融“底肥”赋能“菘菜”破土成金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吴叶琪
  • 作者:夏超鑫 郑航宇
  • 2025-03-07 13:23:17

在浙江省武义县履坦镇仙客岭蔬果示范基地的大棚里,一株株翠绿的“经点菘菜”挺立田间,农户正将刚采收的蔬菜装车发往客户手中。这是金华地区首次成功试种的白菜新品种,单株重达1.2公斤,亩产突破7500公斤,其脆甜口感和特有清香已吸引不少外地客商主动接洽。“从品种引育到田间地头,从种植端到销售链,基地发展离不开金融‘底肥’的支撑。”基地负责人程增明捧着新采收的菘菜说道。

武义 金融“底肥” 赋能“菘菜”破土成

去年冬天,科技特派员蒋梅巧带着三个白菜新品种来到仙客岭时,温室大棚改造、品种培育的资金缺口让企业犯了难。武义农商银行“助农共富”服务专班深入调研后,为其量身定制811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综合帮扶方案,主要用于基地改造升级,同时其中100万元专项用于建设现代化大棚,实现温湿度智能调控;100万元用于水果玉米、太空蔬菜等新品种引进;100万元用于土壤改良,提升新品种引育成效。

这种生长周期仅60天、产量高,可四季轮作的“速生战士”,为农业增收增效打开了新窗口。程增明算了一笔账:按当前市场价每公斤8元计算,仅此新品种年产值就能增加480万元。在农商银行与科技特派员的“双轮驱动”下,基地建立起“品种筛选—技术培训—订单种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已带动周边30户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

更值得点赞的是,武义农商银行与农合联创新技术+信贷模式,联合引入线上智能农业问诊平台庄稼医院,为种植户解决病虫害诊断、测土配肥等农业生产专业难题,同时配套农资、农机等购买信贷支持政策,有效解除了后顾之忧。目前,基地已成功引育紫色花菜、水果玉米等20多个特色品种。

“金融不能只当‘输血者’,更要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武义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过去管当前、保障“种得了”,到现在顾长远、帮助“种得好”,近年来,武义农商银行聚焦农业“双强行动”,不断推进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升级,专列1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助力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和农业先进机械设备制造生产,持续助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乡村振兴科技支援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今年以来,该行已发放“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专项贷款4.36亿元。

作者夏超鑫郑航宇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