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产业发展好,引得市民来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燕
  • 作者:刘诗麟 李浩
  • 2025-03-07 13:59:44

“20年前我走进贵州深山,被绣娘们手中精美的绣品深深吸引,开始扎根下来培训绣娘”。回顾依文集团起步时的经历,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感受颇深,“现在我们贵州绣娘带着自己的手艺走进伦敦秀场,民族手工艺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消费者的欢迎。”夏华认为,不管是促进农民增收,还是促进乡村文化发展,最根本还是需要打造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代表委员们认为,发展乡村产业也要与时俱进,比如善用数字经济。夏华介绍,2024年依文集团在毕节织金落地了苗绣数字化产业基地,帮助绣娘在数字化平台上对接订单,产业基地投放以后,绣娘们在现场边绣边卖,织金县珠藏镇绣娘第一天就接了一个16万元的订单。

近年来,不少乡村落地了乡村旅游新业态,吸引城市居民走进乡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陆铭认为,乡村新产业的发展还有短板要补足,拿乡村旅游来讲,有的近郊农村发展起休闲度假旅游,有的凭借乡村风景发展起民宿,有的甚至开发了沙漠旅游项目,还有一些主要是靠卖农产品,但总体来讲,还存在相关服务配套不足、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除了在已有的产业上做好配套服务的提质升级,代表委员们认为,不断拓宽消费新场景也很重要。AI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门,夏华介绍,依文集团建立了AI辅助设计平台,让消费者能够借此自己参与设计衣服。“很多消费者来到线下空间选取了纹样后,可以发出指令,利用这个纹样设计一条连衣裙、设计一条围巾或鞋。”科技元素的注入正在帮助乡村产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长远来看,打造有竞争力的乡村产业,还是要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流行文化的消费新场景,使文化赋能乡村发展。”夏华表示,这不仅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促进文旅融合的有效举措。

“深层次看,乡村产业发展还是要解决用地问题,我们调研中发现,部分地方探索出一些解决方式,如‘点状供地’,很好地解决了乡村产业中的零星用地问题,让一些与农业相关的项目得以落地。”陆铭认为,乡村产业用地方式值得进一步探索。他还建议,现在有些年轻人返乡创业,到村里开咖啡馆,或做乡村产业经营,应当多关注这些乡村人才,为他们的创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诗麟 李浩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