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岗村“大包干”,到今天“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农村,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改变了亿万农民的命运。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农业农村改革着墨之多、篇幅之大、地位之重,凸显进一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显示深化改革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也表明解决“三农”发展难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的必然性。
实现乡村振兴,要靠深化改革。“三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系统布局了以深化改革解决农业农村底子薄、欠账多、短板突出的问题,以优先破解与“三农”相关的不充分、不平衡、不可持续、循环不畅、不公平等发展难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于农民与土地关系更稳固、增收途径更多、上学看病养老更有保障,着眼于农业农村科技、冷链物流体系、县域消费等领域释放新红利,改革的主线、底线、红线更加清晰。要靠改革破解发展动力不足的难题,破解收入、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城乡差距大的难题,破除农业农村经济循环壁垒,破解种粮务工就业群体发展机会不均难题。要靠改革夯实小农户同步进入现代化的体制机制,构建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制度体系。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要靠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要求把生产力提高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有11年时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也只有20多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深化农村改革贯穿全篇,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持续、四个着力”。“两个持续”就是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着力”就是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这些举措从党中央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既着眼当前,部署今年“三农”工作中必须抓紧抓好的一些要事实事;又放眼长远,着力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落实这些举措,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靠深化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所需要的各项改革举措关联度高、协同性强,既不能单打独斗、单兵突进,又不能打乱仗、眉毛胡子一把抓。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通过土地、金融、科技等要素联动破解乡村振兴瓶颈。诸如,生产、价格、消费、贸易等领域协同措施,办好小学、提升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养老金、婴幼儿照料等领域同步安排等,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改革逻辑从单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接下来,要坚持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把握好各类政策工具的协同性,以工农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为目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 张合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