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做好春季管理 为小麦大面积单产打牢基础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李丽颖
  • 2025-03-10 13:40:42

3月6日,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春季管理现场观摩暨研讨交流会在河南省新乡市举行,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作物学会小麦专业委员会参与协办。当前正值河南省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次会议旨在科学指导抓好春季田间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2024年,国内粮食总产量历史性首次站上1.4万亿斤新台阶,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的整体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这对我国的粮食特别是口粮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已处于历史高位,依靠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空间十分有限。粮食作物产能提升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规模化生产、产业化推广,提高大面积单产和品质水平,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是关键。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输出基地,其中小麦常年播种面积约8500万亩,总产3800万吨,位列全国第一,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会上,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和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顾问郭天财就“河南省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与春季麦田管理”进行专题讲解,为河南省小麦春季管理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支持。郭天财介绍,今年小麦生产形势总体较好,整地播种基础扎实,出苗质量高,越冬苗情良好,春节前后的寒潮雨雪天气有效缓解了旱情,抑制了旺长,有利于麦苗稳健生长。然而,也存在冬前旺长苗比例高、麦苗带绿越冬比例小、春季冻害和后期倒伏早衰风险大、春管资金难保障等问题。针对今年小麦苗情、土壤墒情、病虫草情和气候变化特点,春季麦田管理应以控旺长、防冻害、防干旱、防病虫草为重点,同时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分蘖成穗和穗花发育。具体措施包括早春镇压以控旺抗旱防冻防倒、因苗分类进行肥水管理、主动预防“倒春寒”、精准防治病虫草害,确保麦苗稳健生长,培育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为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在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实施的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试点任务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联合河南省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建立了专家指导组,其中小麦方面的工作由中原研究中心小麦品质分子改良团队的首席张勇研究员负责。通过在河南省选取6个省级科研和推广单位,14个市级推广单位、24个县级农技推广单位,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等作为新型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与河南各省级和县级农技推广系统建立了有机结合、密切合作的机制,构建了院地协同、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新模式;通过选择科技意识较强,并有种植经验的大户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和宣传,推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药剂防控新产品、新型农机具等新成果应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中缺乏技术和人才支撑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指导当前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助力现代农技推广体系对小麦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