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可能轮流来,光台账就要打印两三遍。现在一次检查一张清单全涵盖,效率翻倍!”近日,即墨区蓝村街道润地丰农资经营店店主对农业执法检查新模式连连点赞。春耕时节,青岛市统筹安排检查频次,既减少对农资商户的打扰,又通过精准执法服务护航农户权益。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深入田间门店,记录这场减负与增效的双向奔赴。
从“反复查”到“精准治”,青岛农业执法转变思路,用一次次进门的“减法”换为农户信任的“加法”。2025年,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在开展“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时,积极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从机制上解决执法扰企扰民的问题,实现市场减负、执法增效的双赢效果。“以前是不同的原因来检查不同的事情,一波波检查,一次次配合,有时刚刚整改到位一个问题,新来的检查又提出其他要求。现在不一样,一次性提出问题,比过去省时省心多了。”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绿洲农资店店主范崇希说。
“我们在全力做到对相关经营场所少打扰、不打扰的同时,执法巡查、执法普法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提高群众满意度。”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稽查大队大队长张阳说。同时,结合轻微免罚、首违不罚、非现场执法等创新制度,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减轻市场主体迎检负担,让他们感受到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提振发展信心。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着手准备农资产品,所采购的产品都来自正规渠道,均可通过微信扫码追溯产品信息,种子和肥料货源充足,我们将积极配合农业执法人员监督检查,共同维护良好的农资市场环境。”莱西市合赢农资店负责人表示,除了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溯源,前来购买的农户还可进入“农查查登记证查询”网站查询农资产品真伪。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为确保农户都能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保障春耕生产农资安全供应,维护农民合法权益,3月,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在春耕备耕重要农时,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严厉打击农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通过打假扶优,从源头上杜绝“假、劣、三无”农资产品流入农户手中。
行动中,执法队员走进平度市南村镇、胶州市胶河街道、莱西市南墅镇等地多家农资销售点,认真查看农资经营户经营执照、进货及销售台账记录,重点检查种子、肥料、农药等关键农资生产资质、生产日期、质量保质期、二维码溯源等相关信息。今年,全市农业执法机构创新模式提质效,针对农资违法“隐蔽化”“流窜化”特点,推行“精准执法+优质服务”模式,采取下沉蹲点、驻村摸排等方式,严打农资进村“忽悠团”、销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强化服务指导。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高级农艺师郭元成正在通过“云上智农”平台进行直播讲课,通过实物讲解的方式,现场向农户普及农资选购常识、识假辨假方法及维权途径,引导农民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农资,避免因质量问题延误农时。“现在正值春耕备耕的重要时期,大家一定要到正规门店去购买农资,谨防上当受骗,同时还要保存好票据。”郭元成告知农户,购进种子等农资要从正规大厂家购买,购买之前一定要先查验厂家资质,并现场教农民如何鉴别真假农资,提高农资经营主体的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意识。
作者:吴海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