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内蒙古科右前旗:改旧俗 树新风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原红莹
  • 作者:李昊 乌达巴拉
  • 2025-03-12 23:20:16

阳春三月,温柔的春风吹拂着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的每一寸土地。走进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水库村,村民周敬富正在排练歌曲《搀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谁能想到,他曾深陷麻将桌不能自拔。

“打了一辈子麻将,每年都要输好几千块!”周敬富感慨,“一个‘邻里宴’就把我改变了。”宴会上,大家相互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脑子只有摆不上台面的麻将。回到家,周敬富果断卖掉麻将桌,购置一套音响。从此,“村晚”“庆元旦”的舞台上,总有他的身影。为了“备战”演出,他积极学习各类歌曲。

暖心的邻里宴升腾着烟火气,老党员讲述红色历史、道德模范分享自身故事、“十星级文明户”帮大家同进步……“百家”变成“一家”,越来越多周敬富一样的村民踊跃参与村里的文化活动与文明建设,村规民约也得以更好地落地,“百家宴”引领了“文明风”。

水库村的“百家宴”让文明之花绚烂绽放,而在科右前旗,这样的文明实践并非个例。在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峰村,每家每户大门口贴的二维码很显眼,这些二维码背后,藏着红峰村以“积分制”破题“文明风”的创新之举。红峰村216户村民都设置了专属二维码。村民扫码即可查看村规民约和积分细则,随时掌握自家得分情况。群众不仅能够凭借积分换取自己想要的商品,还能通过善行美德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同时,红峰村还以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为内容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在村级设立的“红榜”“黑榜”中进行公开,正面地给予积分奖励。村民赵丹丹竖起大拇指,“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帮助了别人还能获得积分奖励,何乐不为呢!”

红峰村的“积分制”探索成效显著,为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相隔百里的科右前旗索伦镇草根台嘎查,另一项别具一格的移风易俗行动也在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答谢送葬人就两盒10元价钱的烟,大家都轻松!”索伦镇草根台嘎查党支部书记祝福成也表示,草根台嘎查文明新风从“两包烟价改旧俗”的事做起。

几日前,村民敖斌斌的妻子因病去世。按当地风俗,出殡家庭需要给送葬队伍每车100元的答谢礼金。当地民风淳朴,送葬车辆多,队伍大。祝德成既理解这样的形式,又觉得这样的风俗必须改变,“答谢礼金是老传统,取消有失礼节,也缺少了人情味,把钱换成物既表达谢意,又减轻负担。”

在祝德成及两委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两包烟价改旧俗”的事得到嘎查村民的认可,全嘎查形成了“以物换答谢金”的机制,打破了长期以来“人情债”的桎梏。送葬礼金取消的消息很快就在附近的几个村庄得到响应,索伦镇的吉拉斯台嘎查、乌敦嘎查等地村民,也以物品形式取消答谢送葬礼金的习俗。它的出现不仅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更让乡村的人际关系回归淳朴与真诚,“两包烟钱改旧俗”也在草根台嘎查成了佳话。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科右前旗以“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书香前旗・阅见北疆”“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为抓手,全面推动文明建设,培育时代新风。如今,文明已成为科右前旗发展的鲜明底色,深深融入人民生活的点滴之中,成为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石,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乌达巴拉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