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农金动态 详情

弘扬挎包精神 服务实体经济——湖北黄石农商银行倾情助力黄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吴叶琪
  • 作者:张芳
  • 2025-03-18 16:55:06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坚持农村中小银行支农支小定位,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湖北黄石农商银行在省农信联社、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支持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弘扬“挎包精神”,增强金融供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炽热初心。

截至目前,该行存贷款规模在全市19家金融机构中率先突破 800亿元,达到809亿元;以全市15%的存款,发放了全市70%的涉农贷款、75%的创业贷款、50%的扶贫贷款、40%的小微贷款;服务存款客户达142万户,占全市人口一半以上,服务贷款客户达6.67万户,每10个中小微企业中就有7个是农商银行客户;2024年纳税额居全市银行机构首位。

黄石农商银行精准服务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弘扬“挎包精神”,传承“金融为民”的红色基因

70余载风雨兼程,从农信社到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助力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薪火相传金融为民的初心和使命。

回眸历史,一把算盘、一个挎包、一本账簿,老一辈农商人牢记党的嘱托,进村入户、进园入企、走街串户为广大群众提供金融服务,铸就了“对党忠诚、服务群众”的 “挎包精神”。

湖北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冯春要求,“挎包精神”是农商人的根和魂,不仅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生动体现,也反映了农商人为民服务的深厚情感,要传承和发扬下去。

黄石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打通金融服务通道,实施普惠金融“四通工程”——在全市每个乡镇至少设立1家网点,实现网点服务“镇镇通”;在村委会设立助农取款点,布设自助机具、智能终端,实现惠民金融“村村通”;开通手机银行等75万户,让每个农户家庭都能享受农商银行的线上服务,实现手机银行“户户通”;乡镇村组主要商超、便利店铺设扫码转账收款设备,实现扫码商户“店店通”,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农民“足不出户可提款、身不出村存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享受“零距离”金融服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

在打通金融服务通道的基础上,该行加强党建引领,把“挎包精神”融入支部建设,实现对全市66家网点独立支部全覆盖,积极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以无数次的走街串巷、走村串户,练就新时代的“铁脚板”,真正把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生产力。

为提升服务质效,该行积极开展“党建互联、结对共建”行动,与全市368个村组和社区党支部实施结对共建,向全市行政村派驻216名“金融村官”,推动金融服务向村组一线下沉,“金融村官”每周2次下沉村组,走进田间地头,来到群众身边,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只要经营主体有金融需求,必有“金融村官”第一时间响应。

与此同时,该行在“金融村官”的基础上,组织员工根据家庭户籍认领熟悉的村组,担任村组“乡情联络员”,以“乡情”“亲情”为纽带,与“金融村官”一道投身金融服务、乡村治理、志愿者服务工作,“红马甲”“蓝挎包”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靓丽风景线。

担当践初心,服务暖民心。在“金融村官”和“乡情联络员”的真情服务下,该行先后开展送贷下乡及防范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涌现出了帮销农副产品、服务孤寡老人等感人事迹。

2024年7月22日,全省农商银行乡村振兴现场会在黄石召开。黄石农商银行“金融村官+乡情联络员”服务模式、“金融积分+回乡服务”典型经验在全省农商银行推广。

黄石农商银行为养殖大户送资金、送政策

施足“金融底肥”,滋养“美丽乡村”的金色田野

为让千家万户的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信贷金融服务,黄石农商银行扎实推进“863”整村授信工程,以村为单位、户为主体,深入每个村组,针对每个农户逐户建档,联合村委干部对农户家庭评估信用等级,现场确定1万至30万不等的授信额度,确保每个行政村辖内农户建档率80%以上、预授信率60%以上、签约授信率30%以上。

该行制定了“几亩田塘、三间瓦房、身体健康、诚实善良”的授信标准,只要符合条件的农户,均对其评级授信,随评随贷,应贷尽贷。截至目前,全市农商银行整村授信建档户数14.3万户,预授信13.3万户,预授信金额42.9亿元,签约户数1.5万户,用信余额9亿元。

“农商银行送‘贷’上门,山沟里贷款跟城里一样方便,手机一点,贷款就到账了。”养殖户骆先生边干活边说道。骆先生是当地有名的养猪专业户,想购买仔猪和饲料扩大养殖规模,但遭遇资金难题,农商银行整村授信将其评定为一级信用农户,为其发放纯信用、无抵押线上贷款30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助农是根本,富农是关键。该行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壮大工程,对新型农业主体,从初创期就纳入扶持计划,及时跟进、持续支持,着力将其打造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大冶市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2011年,在初创期黄石农商银行就向其伸出了援手,发放了100万元无抵押贷款,在后续长达十几年的发展中,该行将其纳入扶持计划,持续提供金融支持,助其发展壮大,目前山庄在农商银行贷款余额达3250万元。

“正是农商银行长期以来源源不断地支持,才有了如今的发展局面!”该公司负责人刘先生说道。在农商银行的金融加持下,该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农业休闲观光、餐饮住宿、学习教育、户外拓展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园,获评4A级旅游景区,年产值超1.3亿元,带动周边8个村、3000多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与此同时,该行还大力实施产业链升级服务工程。聚焦黄石地区特色产业链,该行创新研发、精准匹配“屯飞贷”“甲鱼贷”“活体抵押贷”等特色化信贷产品,形成“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各环节主体有机衔接的格局,有力地支持了阳新屯鸟、大王香椿、枫林腊米等产业。

“一只屯鸟”是阳新县政府“五个一”的特色产业之一,黄石农商银行精准对接,创新“链式”金融服务,深入屯鸟养殖一线,对接产业全链条,从繁育、饲养、屠宰、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全方位支持,已向屯鸟养殖产业链投放贷款1800余万元,助力屯鸟产业“展翅高飞”。

阳新车前村得丰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负责人郭先生,是一名屯鸟养殖的“新农人”。养殖合作社成立之初,第一家为其提供金融支持的正是黄石农商银行。2024年初,在该行100万元“屯飞贷”的资金支持下,郭先生借鉴“稻鱼养殖”模式,创新推出葡萄架下养屯鸟,通过屯鸟粪便滋养土壤、掉落葡萄饲养屯鸟的“屯鸟+葡萄”循环发展模式,大幅提升经济效益,屯鸟饲养数量增长至2万羽,种植养殖综合经济收入增加300余万元。

此外,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难的问题,该行创新农村产权抵质押服务,将水域滩涂经营权、土地经营权、门票收费权等纳入抵质押融资范围,助力农业大户增产增收。

“筹建的屠宰加工场已被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离不开你们农商银行的帮助。”湖北福牛养殖有限公司法人陈先生满是感激。福牛养殖是一家集肉牛养殖、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一体的综合养殖主体,因扩大养殖、优化基地,且缺少抵押担保,资金周转困难。农商银行创新以活牛为抵押品,为其发放“活体抵押贷”1000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向全市48家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36亿元,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4家,覆盖率78%,基本实现有效需求且符合条件的企业全覆盖;累计向全市21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放贷款49亿元,其中100万以下信用、保证类贷款占比达90%以上。

黄石农商银行支持茶场扩大种植推行“八专服务”,打通 小微融资的“绿色通道”

黄石农商银行深入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争当“小微金融店小二”,积极推行“八专”服务,全力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绿色通道”。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走访小微企业5072户,累计授信3034户、金额41.09亿元,累放贷款3034户、金额39.92亿元,居全市银行机构首位。

据悉,该行“八专”服务涵盖了专班推进、专设方案、专访行动、专属服务、专有政策、专门产品、专项活动、专题宣传等八个方面。

该行通过组建专班,集中优势力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制定专设方案,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开展专访行动,深入企业了解实际情况,确保金融服务精准对接;出台专有政策,从考核、续贷、费用等多维度发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举办专项活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双方沟通合作;进行专题宣传,广泛传播金融政策和服务信息,提高企业对金融服务的知晓度和使用率。

该行还研发专门产品,针对小微企业精准“画像”,研发推出小微贷款专属产品库,已配套推出“创业贴息贷”“小微成长贷”等22个专项小微信贷产品,形成小微信贷产品库。目前发放“创业贴息贷”14.5亿元,占全市银行机构的75%。

黄石锋达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特钢深加工,是一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创新型企业,为加快项目研发,公司急需大量资金用于技术升级和人才引进。基于这一情况,黄石农商银行精准服务向其发放“创业贴息贷”500万元,利率低至2.3%。这笔资金的及时到位,有力推动了项目的研发进度,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该公司特殊高温合金深加工项目,成功入选全市重点科技发展计划。

此外,该行还提供专属服务,依托“人码合一”获客平台,大力推进“3分钟申贷、0人工干预、0抵押、0担保、一键式提款”的“301”办贷模式,让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全线上便捷金融服务;同时,该行创新知识产权、专利权、排污权质押方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目前,全市农商银行通过“301”模式签约客户3.08万户,授信35.09亿元,用信余额19.76亿元;发放知识产权、专利权、排污权质押贷款1.45亿元。

“没想到,排污权还可以变废为宝,我们成了这片模具钢园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黄石元祥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瞿先生激动地说道。该公司是黄石市钢铁精深加工产业链成员单位,因购买原材料缺少部分流动资金,该行通过盘活用好企业排污权,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排污权质押绿色融资方案,为其发放1000万元排污权质押贷款,有效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黄石农商银行“乡情联络员”送金融知识下乡

黄石农商银行支持腊米产业发展壮大

未来,黄石农商银行将继续以服务黄石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为己任,秉持“金融为民”的初心,弘扬“挎包精神”,创新金融服务,增强金融供给,为服务黄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的篇章。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