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在享受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空气污染、森林锐减、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约束不断趋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不断退化,不仅约束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施里达斯·拉夫尔在其著作《我们的家园——地球》中指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症结所在,人类毫无节制地消费和使用各类自然资源,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额外负荷,破坏了生态环境,打破了自然平衡。因此,构建绿色社会,推进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绿色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和重要选择。
《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一书把重心放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探索上,对于今后环境保护、绿色消费以及农业绿色生产转型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书的研究问题是绿色发展实践中真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研究视角是编撰者深入思考生态环境研究历史和现状的系统化观瞻,调研调查是研究者脚踏实地研究生态治理问题的充分证明。从本书可以看出,王建华教授及其团队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领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对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中的问题研究全面且实际,涵盖消费者层面的公私领域亲环境行为研究,生产者层面的农业绿色生产研究,政府维度的监管研究,社会层面的共治研究;对于研究视角的把握,本书作者展现了广阔的认知,既有传统的研究视角,又有不断尝试的新颖理论和方法。特别值得欣慰的是本书导论部分着重描述了数据来源以及分布在本书各部分调研调查的详细介绍。我们知道,学术研究必须要扎根到现实的土壤中去。只有不断地走进消费者和生产者中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数据,和消费者、生产者面对面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真实意愿和行为,以及环保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书中我看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研究态度,写成万卷书必定要先行万里路,希望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们都能够扎根现实,为解决现实问题贡献力量。
王建华教授为人豁达、治学严谨,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高超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的学术理念,在绿色消费、农业供给侧改革、环境治理等政策研究领域都具有独到的见解。作为青年学者,他一直孜孜以求、锐意进取、潜心笃志,将“以学术为志业”的使命深化到学术研究中。他以开放的视野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积极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坚持开展实践调查,立足现实,躬行践履,以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研究提供指引。本书在协同治理下的生态环境政策机制与生态效率提升路径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不仅为此领域学者们提供了清晰的探索框架,更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我们期待作者再接再厉,不忘初心,在农业安全生产和产业绿色发展研究领域继续驻扎坚守,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者: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马恒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