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信阳文新茶叶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文新荣耀登榜,在此次全国入选的19位茶叶制作技艺及相关习俗领域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中,刘文新是河南省唯一跻身其中的代表。至此,国家级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传承人队伍扩充至44人。“这一殊荣不仅为我个人的茶叶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标志着信阳毛尖制作技艺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发展的征程上迈入了全新阶段。”刘文新说。
信阳毛尖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工序极为繁杂且要求严苛。鲜叶采摘伊始,便有着明确而严格的标准,需在特定的时节精心采选鲜嫩芽叶,为后续工序奠定优质基础。进入摊青环节,要精准控制时间与环境,让鲜叶适度失水,自然散发青草气,为茶叶品质的形成做好前期准备。杀青堪称关键工序,对火候与时间的把控堪称一门艺术,需借助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从而稳固茶叶品质。揉捻过程中,制茶师凭借精湛的手法,使茶叶细胞适度破碎,茶汁充分渗出,巧妙塑造茶叶外形。最后的干燥工序同样不容小觑,历经初烘、摊凉、复烘等细致步骤,精准调节茶叶含水量,稳定茶叶品质,最终铸就信阳毛尖“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品质特征。
1972年出生于信阳市的刘文新,在年仅17岁时,便怀揣着卖鸡蛋积攒下的300元钱,踏入了茶叶行业。酷爱学习的刘文新自投身茶行业起,便全身心地投入信阳毛尖制作技艺的钻研中,在摸索中他巧妙地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工艺融会贯通。1992年,他在信阳市幸福茶叶市场创立了文新茶庄(信阳市文新茶叶公司),迈出了创业的坚实第一步。经过多年的不懈拼搏,2003年,刘文新成立了文新茶叶合作社,逐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名优茶生产基地。2009年,“文新茶叶新科园”正式奠基,与此同时,他在多地积极开设茶艺馆,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内涵。在他的引领下,2016年创办了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传习所),2022年新建了信阳毛尖博物馆,在传承信阳毛尖制作技艺方面倾尽全力,通过系统培训、现场实践指导等多种方式,为行业培养了大批精通这一技艺的专业人才。
“复兴名茶,回报社会”。截至目前,文新茶叶公司已斩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青年文明号”“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国家守合同重信用”等众多荣誉称号。文新茶叶品牌更是荣获“省长质量奖”“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世界绿茶大会最高金奖”等诸多殊荣。2024年,文新品牌价值已飙升至11亿元,在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榜单中位居第8位,成为河南唯一入选全国茶叶品牌价值前十强榜单的茶企。
“此次能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不仅是对我个人多年来在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工作中所付出努力与取得成绩的高度赞誉,更将为信阳毛尖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这一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刘文新坚定地说:“我一生只专注做一件事,那就是用心做好茶,我必定要将老祖宗留下的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带领着更多茶农增收致富!”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