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行业 详情

服务到家通脉络 融情万户暖人心 四川资中农商银行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初心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王琴
  • 作者:黄文苛
  • 2025-03-21 20:37:16

在乡村振兴与老龄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服务的温度与触达能力成为衡量银行价值的重要“标尺”。四川资中农商银行始终秉持“服务下沉、关怀前置”的理念,将营业厅延伸至田间地头、病床床头,以灵活机动的上门服务破解特殊群体“出门难、办事难”的困局,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初心。

服务上门解急难,细微之处见真情。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长期卧床的病患而言,社保卡挂失补办、密码重置等基础业务常因无法亲临网点而陷入僵局。辖内凤凰城支行曾接到一位瘫痪老人的紧急求助,其社保卡因密码锁定无法支取医疗费用。工作人员当天便携带授权资料驱车前往,仅仅两个小时就完成身份核验、客户授权与密码重置,让老人“足不出户”解决了难题。类似案例在“开门红”期间并不鲜见,资中农商银行已累计开展上门服务达107次,业务范围涵盖账户管理、资料核实、业务签约等核心领域。每一次服务结束后,客户真挚的感谢都成为该行员工坚守初心的动力。

服务网络立体化,便民设施全覆盖。为让特殊群体享受均等化服务,资中农商银行构建起“上门服务+网点优化”的双重保障体系。辖内各营业网点不仅设立“老年人优先窗口”,还配备轮椅、老花镜、急救药箱等便民设施,从细节处提升服务体验。在乡村地区,工作人员主动走进农户家中,为偏远村落的高龄老人办理社保卡激活、补贴领取等业务。这种“多走一步、多问一句”的服务精神,让金融关怀渗透至县域的每个角落。

普惠责任双驱动,金融生态可持续。资中农商银行的上门服务不仅是业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在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案例分析、风险提示等方式,向客户普及反诈知识、讲解理财技巧,帮助村民识别非法集资陷阱。例如,在为独居老人办理业务时,工作人员发现其遭遇“高息理财”诈骗,及时劝阻并协助报警,避免了数万元经济损失。这种“服务+宣传”的模式,既保障了资金安全,又提升了群众的金融素养。

未来,资中农商银行将持续优化上门服务流程,探索数字化赋能路径。该行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升级、远程视频核验等技术手段,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同时针对特殊客户,不定期回访需求,形成服务闭环。从田间到云端,从柜台到床头,资中农商银行正以有温度的服务架起金融“连心桥”,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