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茶山新玩法 夹关有妙招丨“春行田野”看蓉乡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张艳玲 姚汶男
  • 2025-03-22 08:50:19

3月20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协办的“春行田野”2025年媒体采风活动在成都启动,首站走进成都邛崃市夹关镇。这个有“川西小江南,茶山凤凰城”美誉的古镇是名副其实的茶乡,全镇茶园种植面积2.4万亩,年产鲜叶8000吨,产值3.5亿元,每亩茶园效益达8000-10000元,当地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17家,全镇逾八成群众从事茶产业相关行业。

图为群山环抱的夹关镇。

三月探春讯,夹关觅茶香。踏入夹关镇的“黑茶公园”,满目翠绿,茶园梯田如波浪般层层叠叠,宛如一片浩瀚的绿色海洋。熊营村的茶农们腰挎竹篓,灵巧地在茶树间穿梭往来,手法娴熟地采摘着鲜嫩的茶叶。这些刚摘下的春茶,随即被送往当地的茶叶交易市场。“趁着这早春时节,采摘最鲜嫩的茶芽,每天清晨七点便出工,一天能采上二三十斤,收入两三百元。”茶农徐英告诉记者。

沿着茶悦大道蜿蜒前行,茶田如画卷般绵延不绝,只见落在三面环山、四处茶田的“茶田露珠研学基地”。在此,游客们不仅能俯瞰千亩茶山和夹关古镇全景,还能跟随炒茶师傅的双手,见证亲手采摘春芽的蜕变。这是一双经验十足的手,在近300度高温的锅里上下翻飞,“三炒,三揉,三烘”,茶芽从卷曲到扁平,顷刻间揉搓出一室茶香。

“近年来,夹关镇持续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在熊营村示范推广茶叶改良技术,并引进社会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4个民宿和2个茶咖餐饮消费空间。我们以‘茶产业链条延伸’和‘茶文化+业态融合’为理念,搭建了三产融合服务平台,成功转化了万亩茶山的生态价值。”夹关镇人大主席余文笑介绍。

以茶富民,以茶兴业,夹关镇的茶叶企业和茶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联兴、共建共享。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茶产业,该镇探索建立了“片区党委+百态运营公司(由1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同夹关商会组织联合成立)+农户+社会投资”的四级联动发展体系。

图为茶农正在茶园采茶。

通过百态运营公司的市场化运营,夹关镇依托资源共享、一体推进、整合管理、农户入股分红等方式,不断拓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如今,邛笼民俗文化广场、茶玩街、汉服文化馆、茶马驿站等重点集体经济项目已建设完成,吸引了1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带动了周边产业的融合发展,2024年,夹关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

作者:姚汶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