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人物 详情

北京怀柔区:“家庭拍档”组团做好事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王明月
  • 2025-03-24 13:45:25

一个人多年做公益事业或坚持爱岗敬业并不稀罕,但一个家庭的成员成为“拍档”组团成为志愿者做好事儿、成为岗位精英的却不多。而在北京市怀柔区,就有这样一个“志愿者之家”,他们中很多都是在一个人的带动下,实现家庭成员同参与,有的还是全家齐上阵,积极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事业中,争做模范榜样。他们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大爱给受助的人群带去温暖,也让这个充满正能量、爱心四溢的家庭美名远扬。

母女接力志愿服务30余载

“打起梆子点对点,今天给大家说一点;女士们,姑娘们,一招一式温柔点;男士们,小伙们,言谈举止文雅点;诚实做人守信点,踏实做事认真点;奉献友爱互助点,进步路子宽一点……”近日,怀柔枫叶红志愿服务队队员、该区龙山街道西园社区居民鲁桂兰和另外4名队员在队长、鲁桂兰女儿耿潇的带领下,来到该社区耄耋老人张桂英家中,为老人表演了快板《说点儿》。演完节目,队员们还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打扫卫生等,陪老人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鲁桂兰今年85岁,母女俩接力志愿服务30余载。上世纪90年代,鲁桂兰以义务为居民理发开启志愿服务之路,一干就是34年。2021年,一直跟随母亲做志愿服务的耿潇接过接力棒,并成立了怀柔枫叶红志愿服务队,先后带领队员开展银龄无忧、阅读陪伴等37项志愿服务,惠及市民近8000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2.29万小时。

在鲁桂兰、耿潇母女的带领下,如今不仅枫叶红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人数已经从最开始的2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400人,且人数还在扩大。耿潇的老公和儿子、妹妹、妹夫和外甥女全家7口人都加入了进来,成为了志愿服务队成员。今年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名单发布,鲁桂兰、耿潇母女同时荣登“助人为乐”榜单。

西园社区居民孙淑芝今年74岁,2021年加入枫叶红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已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达1980多小时。“加入志愿服务队后我认识了鲁大妈和耿潇母女,听闻了鲁大妈的事迹,我特别佩服她。她看起来特别精神,不仅理发技术好,态度也好,社区里的老人都愿意找她理发,不把她当外人,那时我还下定决心要向她学习。耿潇也是,干什么事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己花钱给老人买东西,为志愿服务队付出了很多,帮助我们每名队员成长。加入志愿服务队后,我心态越来越好,身体也更健康了,还学到了很多东西,真是太好了。”孙淑芝说。

婆媳齐心用文艺丰富村民生活

怀柔区怀柔镇王化村村民高秀伶,原本就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因从小就爱好文艺,2008年,她自掏腰包成立了农民自办的普法文艺团体——大地之花曲艺团,开始了自编自演、走镇串村的普法之路。高秀伶把曲艺团的演出活动定位在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倡导精神文明建设上。在不断提高艺术表演水平的同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好党的政策,自编自导自演了《学好法律力量大》《我是人民调解员》等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的法治节目。

高秀伶的儿媳妇徐超非常支持婆婆的演出活动,她利用业余时间拜师学习葫芦丝、非洲鼓等乐器,考取葫芦丝教师证,同时培养自己子女掌握相关技能。学有所成儿媳、孙子孙女利用业余和课余时间参加艺术团的演出,负责葫芦丝、非洲鼓、钢琴等乐器演奏。儿子主要负责每场演出的拍照、录像、撰写信息等工作。一场好的演出,音响设备至关重要,在高秀伶的带动下,她的丈夫也克服困难认真学习音响,通过外请老师辅导,再加上自身刻苦研究,丈夫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响师。高秀伶创办的曲艺团人员规模也由2008年的20多人,增加到如今的近百人,其中本村村民就达到了40多人。曲艺团走遍了怀柔区16个镇乡街道和多家敬老院、老年驿站等,各类公益演出超过1000场;不仅如此,她为家庭困难但有艺术天赋的孩子请老师,帮助50多名孩子走上了艺术的道路。2010年8月高秀伶被评为中国好人榜——身边好人。

“我婆婆热心公益事业,只要她认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去做,我非常佩服我婆婆。受她影响,我从2014年至今,每年都会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葫芦丝、非洲鼓艺术交流指导活动,义务带大家学习,传播正能量,服务社会。看到曲艺团成员通过参加活动,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了,身心也越来越健康,都在这里找到了心灵寄托,我很开心,以后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婆婆的公益事业。”徐超说。

夫妻携手保卫市民健康

近日早晨7点半,北京怀柔医院感染疾病科执行副主任兼呼吸科副主任田占红和爱人北京怀柔医院外科换药室护士赵娜来不及送老二上学,就早早地来到了单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田占红戴上口罩和手套,到感染疾病科开始接诊。赵娜则来到外科换药室开展伤口造口和会诊工作。

田占红工作20余年来,先后参加过怀柔区非典型性肺炎防治、H7N9禽流感防控等各类传染病防治工作,新冠疫情发生后,他带领团队拟定20多种80多页的“作战路线图”,同时及时准确诊断出怀柔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为避免疫情扩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获得抗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卫生系统群众满意服务明星、北京市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于2020年被评为中国好人榜月榜人物。

赵娜作为怀柔区首个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秉承“内外兼修、求真务实”的护理理念,用先进的伤口治疗理念及专业技术能力服务怀柔百姓。她带领伤口造口门诊年均接诊2.5万余次,造口门诊换药750余次,伤口会诊850余次,造口会诊180余次,在学组成员共同努力下,医院压疮发生率从0.13%降至0.02%。她多次得到患者的赞誉,共计收到锦旗30余面,表扬信10余封,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2023年,北京怀柔医院伤口造口学组被怀柔区总工会授予“赵娜创新工作室”称号。田占红家庭获评了2021至2023年度首都文明家庭。

作者:王明月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