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 | 古镇亏损,你怎么看?

2025-03-26 09:50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袁雅茹 作者:陈彦宇 刘诗麟

近期,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的大庸古城引发公众关注。数据显示,这一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但运营三年多累计亏损超5亿元,去年上半年仅约2300人购票,日均购票人数不足20人。在社交平台上,网友们也给出了“荒凉”“冷清”“商家比游客多”之类的评价。有网友认为,在“国潮风”的带动下,地方挖掘文化资源、投资建设仿古项目,抓住了文旅风口。有人认为,各种古镇就像复制粘贴的一样,“千镇一面”让人审美疲劳。还有人认为,古城古镇的打造需找准定位,打造差异化优势。对此,你怎么看?


古镇景区要各美其美

近年来,古城古镇建设如火如荼,不少地方开始斥巨资打造仿古项目,然而,同质化严重、运营不善等原因,给游客带来了审美疲劳。大庸古城虽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景区,但也难逃亏损,值得反思。

古镇景区能吃香,根本在于能满足游客对于当地历史和乡愁的向往,古镇景区越扎堆,人们对于访古体验的需求就更细化,期待值也越高。这就需要古镇景区方真正理解游客的需求,从自身实际出发,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特色。就拿大庸古城这座千年古城来说,其内有炮台、关庙、江南会馆等古建筑,这些是区别于其他古城的人文资源,在这类景点的打造上,就要避免走马观花式的打卡项目,而是要因势利导,用心改造资源,打造氛围感,推出带有独特印记的旅游项目,使古镇景区各美其美。

作者:陈彦宇


古镇商业化运营要聚焦消费需求

古镇商业化运营的目的是给游客创造现代化的消费场景,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但如今许多人提起古镇,不免会吐槽其商业气息过重,商家服务意识不足,反映了当前古镇商家们“重面子轻里子”的错误观念。

不管是古镇旅游,还是其他旅游消费场景,都需要抓住游客的喜好,才能释放消费潜力。古镇的商业化运营亟待跳出照抄照搬的逻辑,不能什么商业品牌火就“拿来”什么,哪些小吃流行就粗糙地推出什么,最后效果不好还坏了口碑。紧跟潮流不是盲目从众,要将明确的商业主题融入古镇自身的文化特色,让游客既能够访古寻幽,又能从细节处收获新鲜、潮流的消费体验。为此,古镇景区要沉淀下来,用心经营,预判、发掘和创造消费者旅游消费的需求,凭实力赢得口碑。

作者:陈新宇


要在保护中开发古镇

不仅是大庸古城,近年来一些古镇因同质化的商业开发而惨淡收场,不仅造成投入的大量资金浪费,还削弱了古镇原有的古风古韵,导致古镇本身受到一定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损害,实在可惜。

古镇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开发古镇不能丢了保护这个初衷,要将保护的宗旨贯穿到古镇发展的全过程。比方说很多古镇是居民生活区,要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为首要考虑,调动他们参与保护古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保留古镇的原始风貌。与此同时,要找到适合本地的开发方式,让古镇记忆“活起来”。而要让古镇“重生”,并非只有旅游开发这一条路可以走。古镇方要冷静思考和科学规划,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谋划发展路径,找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刘诗麟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