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处,金融助耕忙。眼下,绵州大地耕机轰鸣、人声鼎沸,北斗导航的播种机在田间织就绿色经纬,植保无人机掠过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田;农户们忙着耕种,拉标线、撒底肥……松软的泥土中嵌进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上,一幅金融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该行支持农业产业现代化
因农而生,伴农而兴。四川农商银行(绵阳)认真贯彻落实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党委决策部署,坚定以“四千精神”续写新时代“三农”情怀,占用全市银行业39%的物理网点、76%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构筑起最密服务网络,让“主力军”旗帜在春耕一线高高飘扬,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注入强劲金融动能。今年以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已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9亿元,同比多增1.8亿元,惠及农企农户2.3万余户。
持“为有源头活水来”之志,筑牢支农使命“底色”
“多亏这100万元‘及时雨’,大棚和滴灌设备才能赶上春播!”在江油市武都镇联众创兴家庭农场,负责人林建东指着连片的生姜大棚感慨。二月春寒中,江油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顶风踏泥上门,三天完成调查授信,用“小企业流动资金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不远处,林建东的280亩土地已完成深耕,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管道在阳光下蜿蜒如脉,正将金融“活水”化为“田间甘霖”。
该行“走千访万”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
据了解,林建东创建的家庭农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生姜、土豆等农作物。农场规模从50亩到280亩,从种姜到育种,从10万元到100万元,农商银行的资金始终“在线”,以主力军银行担当为春耕播种和扩大农业产业规模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跟江油农商银行打交道这8年,你们全方位满足我们的需求,可以说农场能做到这个规模,都是农商银行不断地用金融‘活水’浇灌成长起来的。”林建东对贷后回访的客户经理感激地说道。
这只是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支持春耕备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抓农时、摸农情、解农需,持续优化金融服务质效,全方位支持春耕备耕生产。密切关注春耕动态,主动对接地方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掌握辖区内重点涉农企业名单,全面摸排农户信贷需求,出台服务春耕备耕专项工作方案,专设涉农考核指标,单列信贷资金85亿元,全力保障金融供给。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建立“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精简审批流程,有效满足农户备耕生产需求,实现线上服务速度和线下服务温度“双提升”。截至目前,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达44.43亿元,较年初净增5.8亿元。
秉“敢教日月换新天”之勇,淬炼助农创新“成色”
在安州区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农机手们驾驶着先进的植保机械,穿梭在油菜田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细密的农药均匀地喷洒在油菜植株上,为油菜生长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操作无人机的农机手正是我们龙腾农机合作社的‘全能机械手’李平安。”合作社理事长张怡介绍道。
“这些年,绵阳农商银行提供了超16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我们才能培育大量像李平安这样优秀的‘农机手’,业务发展规模也逐渐扩大,已实现年服务农户5000余户,培训技术人员2000余人,农机服务作业年约4万亩,成为安州区最具代表性的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于一体的标杆农民合作社。”张怡谈起自家合作社自豪感油然而生。
该行“走千访万”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 (2)
“这不,今年1月,绵阳农商银行又主动送上150万元春耕资金,解了燃眉之急。这些年只要合作社遇到困难,农商银行总是第一时间上门帮忙解决。”张怡边说边竖起大拇指。“难怪大伙都说,农商银行是咱们自己的银行啊!”
无独有偶。在盐亭县鹅溪镇的油菜地上空,植保无人机画出精准航线。盐亭农商银行为鹅溪农机合作社谢红办理了50万元信用贷款,推动飞防效率提升3倍,5万亩小麦春管任务高效推进。“从人工喷洒到‘智慧飞防’,农商银行的资金就是我们的‘科技燃料’!”谢红说道。
近年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紧扣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聚焦现代种业攻关、绿色农资应用、智慧农业转型三大方向,重点支持良种繁育推广、有机肥生产研发、农业无人机植保等关键领域,充分运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等政策,不断探索服务和产品创新,持续推出小额农贷、绵州农房增信贷、1+N产业链贷等一系列惠农特色金融产品,让传统农事插上“数字翅膀”,为春耕备耕注入“数字活力”。截至3月26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涉农贷款余额558.57亿元,支持现代农业园区48家、金额10.2亿元,已为1.1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32亿元。
怀“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心,永葆惠农初心“本色”
春寒料峭中,平武县木座藏族乡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内,留守老人克满早捏着社保卡,在“金融村官”指导下查询耕地补贴:“娃娃在外打工,取钱再不用翻山了!”百里之外的梓潼县黎雅镇,梓潼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教会种粮大户用手机银行“扫码申贷”,半小时到账的30万元让种子、农药、化肥有了着落,种粮大户何宗全对“小额农贷”这款线上产品赞不绝口。在“大禹故里·中国羌城”云境北川,北川农商银行永安支行客户经理多次上门为北川羌乡甲蔬家庭农场办理面签、收集资料,260万元的助农振兴贷及时注入,为农场主吃下了“定心丸”。看着长势喜人的有机蔬菜,农场负责人杜江感慨道:“从资料准备到资金到账全程无忧,客户经理还定期回访指导用款,这样的服务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上!”
平武木座乡么么在农综站取款
温度藏在细节里。盐亭农商银行为鹅溪合作社开通“春耕极速通道”,5日内完成从调查到放款全流程;平武农商银行为鑫源种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3800万元的循环信贷支持,优惠的利率及灵活的用款方式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江油农商银行跋山涉水把农资款送到雁门镇农户刘天益家中……截至3月26日,全辖组建近400支“走千访万金融服务队”,累计为特殊群体办理代缴服务2.5万次,建立授信档案28.24万份,用“背包银行”的足迹丈量民情冷暖。
长期以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坚定践行普惠金融使命,以数字化创新为抓手,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下沉、向民生贴近。依托手机银行线上平台,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累计投放“蜀信e”系列贷款超91.45亿元,惠及农户超21万户,实现“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同时,聚焦春耕备耕关键期,主动降低涉农融资成本,今年第一季度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40BP,以“真金白银”的让利举措助力稳产保供,让金融支持既有力度更具温度,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谋“风物长宜放眼量”之局,绘就兴农发展“亮色”
走进三台县台沃公司的生产车间,多名工人正在加足马力紧张作业,一排排肥料陆续被封口装袋,然后由叉车运送到指定位置,准备装车,整个环节井然有序。
“这个项目是2022年正式投产的,已建成年产30万吨有机肥生产线,我们公司目前是四川省建设规模最大的有机肥生产企业之一。”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芦溪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廖其玖指着轰隆运转的生产线介绍道。
三台农商银行领导到台沃公司调研
“随着设备更新、生产线的扩大就容易造成流动性资金不足,每每遇到困难,三台农商银行都及时伸出援手,从2700万元到4000万元,累计投放的1.06亿‘真金白银’全程护航,公司实现年销售有机肥20万吨,年产值5亿元以上,带动周边50多万老乡增收致富,这份成绩单得有农商银行一半的功劳!”还没等三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接过话来,廖总补充道。
在绵阳,类似案例并非孤例。近年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紧扣“川字号”农业品牌战略,以“生猪活体质押贷”破解养殖业融资瓶颈,借“乡村振兴贷”激活粮油安全“压舱石”,更瞄准麦冬、附子等道地药材打造“一县一品”信贷样板。近三年,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累计投放农业产业链贷款超50亿元,惠及逾2.7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布谷声里春潮急,金融润土万象新。从龙门山脉的云遮雾绕,到涪江冲积平原的沃野平畴,“走遍千山万水”的足迹在绵州大地延伸,从支持“一粒种子”到激活一条农业产业链,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支农支小初心使命。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绵阳)将持续以精准服务守护粮食安全底线,以创新产品赋能现代农业发展,以普惠情怀润泽千村万户,让每一份金融支持都化作田间地头的盎然生机。
作者:罗霞 王腾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