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甘肃通渭:推广应用10万亩可降解地膜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李苏敏 惠施阳 陈佰万
  • 2025-04-01 21:38:08

趁着晴好的天气,甘肃省通渭县的春覆膜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今年,当地推广应用一种特别的地膜。这种特别的地膜刚铺到地里时和传统的塑料地膜看起来没什么两样,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特别的地膜就会“消失”在地里,既能保护好耕地质量,也可以解决残膜“白色污染”问题。

在通渭县鸡川镇许堡村的玉米种植片带,覆膜机正来回作业,这里用的就是全生物降解地膜。当季玉米作物收获之后,地表的膜就能降解成碎片,后期可被微生物分解。通渭县鸡川镇许堡村党支部书记张全胜介绍说,去年,村里的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示范应用了全生物降解地膜,效果很好。

“结合这几年的劳作经验,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可降解地膜,去年合作社种植的时候试验是成功的。”通渭县鸡川镇许堡村党支部书记张全胜介绍说,秋收过后,通过深松土地,可降解地膜就会消失不见。

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下发的《关于全生物降解地膜田间应用评价的初步意见》显示:甘肃马铃薯、蔬菜和玉米等作物全生物降解地膜增产和土壤环境安全性试验结果总体良好。

据了解,全生物降解地膜是由能被微生物完全分解的物质组成的塑料薄膜,该物质主要来源于淀粉、纤维素及其他多糖类天然材料,降解的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可完全为自然界消纳,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有效覆盖时间在4个月左右,之后会慢慢“降解”。但是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受土壤水分、温度和微生物等影响较大。通渭县能源站站长崔文学介绍说,通过前期充分调研,今年,通渭县推广应用10万亩可降解地膜,用于种植马铃薯和玉米等作物。

作者:李苏敏 惠施阳 陈佰万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