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黑土沃野织锦绣 乡村振兴绘新景
——黑龙江桦南县春耕生产全景扫描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岳海兴 徐嘉徽
  • 2025-04-07 23:39:01

当春风拂过三江平原,黑龙江省桦南县“科技强农、产业富民”的春耕序曲渐渐拉开帷幕。从温室大棚到广袤田野,从特色种植到粮食安全,全县上下以“开局即冲刺”的决心,按下春耕生产“快进键”。截至目前,桦南县春耕资金到位率达100%,种子下摆量超 99%,农机检修率 100%,各项备耕工作正按“三早”(早计划、早准备、早行动)要求有序推进。

科技特派团队犹如春耕生产的“智慧引擎”,引领着核心的发展动力。桦南县与黑龙江省农科院黑土研究院、佳木斯大学紧密对接,针对桦南县农业实际,开展深入合作。同时,整合10名省市级专家与20名县级农技人员,组建12支专业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专家组,全面下沉至各乡镇开展包联指导,实现“一乡一专班”科技服务全覆盖。特别关注全县35块单产提升示范田和4家重点农业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全程指导服务。

在桦南县桦南镇千亩良田示范区,农技人员向农户讲解科学选种选肥的标准,推广测土施肥技术,指导农户抢抓春耕。“我们通过发放选种、选肥知识宣传单,指导农户选择国家审定品种,因地制宜,科学选购肥料,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也保障了农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业务主任鲍海波介绍道。今年将推广大豆、玉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预计粮食产量突破27亿斤。目前,全县166万亩耕地已完成整地,待4月下旬土壤条件适宜将开始播种。

在桦南县驼腰子镇金缸村,一场别具一格的“庭院经济动员大会”激发了村民的致富激情。村“两委”创新推出的“三统一”模式(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销售),让昔日杂草丛生的庭院摇身变为“聚宝盆”。50 户半劳力脱贫户喜获200 余份虎山油豆角优质种子,配套的《庭院种植技术手册》图文并茂,详细讲解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流程管理要点。“这可不是普通的种子,是能结出金豆子的‘希望种’!”脱贫户李桂兰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放进包里,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技术员现场演示的科学种植法,包括起垄间距、施肥配比等关键技术,让村民们掌握了精细管理的窍门。据初步测算,通过村集体对接的商超和电商渠道,预计户均增收8000元。这种“家门口的产业”,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更让脱贫户实现了“零门槛就业”。

在桦南县明义乡东辉村的温室大棚内,桃花灼灼,一幅“春赏百花、夏摘鲜果”的农旅融合画卷徐徐展开。东辉村已建成7栋标准化果树大棚,培育5种优质品种,如蟠桃、苹果等,棚外还种植鸡心果、山楂等多种果树,共带动16人就业,人均增收超5000元。“我们坚持生态种植,使用有机肥并采用物理方法防虫,使果品甜度比普通种植高出2-3摄氏度。” 村支书郑宪途介绍,今年将继续依托“果树经济”,发展“果树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旅融合,形成以休闲娱乐、观光采摘为主的稳定产业链,持续增加村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这台拖拉机的液压系统有点渗油,得换密封圈了。”技术员李广民蹲在农机旁,用扳手拧紧最后一颗螺丝。在桦南县闫家镇,农机具正在接受“健康体检”。重点检测发动机、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性能。闻讯赶来的村民周大国凑过来:“我家那台旋耕机老是啃垄,能给看看不?”李广民笑着递上一张服务联系卡:“那咋不能,明天就到您那看看。现在检修全部免费,还送安全反光贴呢。”

桦南县闫家镇采取“自检培训+专项抽检”双轨模式,确保每台参与春耕的农机均完成检修,以最佳状态迎接春耕任务。桦南县闫家镇党委书记付立臣介绍道:“我们非常重视春耕准备工作,确保农机具以最佳状态投入生产。在备耕方面我们还通过‘农户点单、村屯集采’模式,不仅降低了农资成本,还提高了采购效率,目前,我们各行政村储备化肥4500 吨、农药15吨,降低农资成本7%。同时,投资33万元精心修缮14公里农田道路,保障农机通行顺畅,为春耕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桦南县正以春耕为起点,在黑土地上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当金秋的收割机轰鸣作响时,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必将迎来更加丰硕的收获。

作者:徐嘉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岳海兴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