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不与粮争田,不与林争地。依托10多亩山茱萸基地,在林下套种红松茸、天麻、猪苓等中药材,红松茸生长周期短,一年长成,每年亩均效益1万多元;天麻、猪苓生长周期长,天麻两年长成,猪苓四年长成,但产值高,每年亩均效益4万多元,这得益于西峡农商银行的绿色信贷支持。”提及林下种植,河南西峡县药材种植户林成金说得头头是道。
释放金融“活水”,润泽林下经济。林下“掘金”的种植模式,是河南西峡农商银行依托国储林项目,通过绿色信贷发展林下经济、助力立体种植、实现多元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以林地立体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林下经济成为西峡县林中生财、山里掘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当地农民70%以上的收入来自林果、林菌、林药种植业。为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西峡农商银行按照县域浅山丘陵区发展林菜、林药,深山区发展林菌、林药、林畜战略定位,着力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市场调研,西峡农商银行对有资金需求的林农、林企给予最大的信贷支持,走出绿色信贷助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该行以“果贷通”“药贷通”绿色信贷为载体,按照一次核定、三年有效、随用随贷、周转使用、阳光操作的方式进行垂直动态管理,并通过主动上门营销、提前整理资料等措施,加大对家庭农场巾帼信用创业基地、果药菌科技示范基地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扶持,加速林下经济产业集聚。
在订单生产和订单融资的基础上,该行依托政府增信、财政贴息、信用联盟等形式,扩大林农、林企贷款有效抵押物范围,同时联合涉农部门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四荒”使用权抵押转让的可行性,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为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该行通过“信贷+农户+公司+基地”模式,大力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通过拉长产业链,开发服务其上下游农户的信贷产品,提升金融支持深度和广度。
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林下经济贷款7.5亿元,支持林下种植香菇7000万袋,支持规模养殖户25家,支持当地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6000亩、中药材生产基地12000亩,促使万余农户依靠林下经济科学致富。
赵泽轩 杨萌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