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江那镇芦柴冲村的蔬菜基地使用上了喷药“神器”——无人机,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据无人机操控工作人员介绍,该无人机单次载重量可达50公斤,每天可喷洒农药面积约200亩,是人工正常作业效率的30至40倍。每次作业可节省人工成本费用3500至400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此次引进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等作业后,企业可将洒药、施肥等繁重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作业环节从人工作业替换为机械作业,可整合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加大对务工群众摘菜、装箱、入库等环节的技能培训,增强务工群众技能专业性和熟练度,从而提高群众务工收入。该负责人表示,随着芦柴冲村1700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竣工,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基地种植规模,更好地推动当地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
由于芦柴冲村地势平坦、水源丰富、交通便利,较适合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该蔬菜基地是芦柴冲村近年来引进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基地,当地群众以每亩1300元的租金流转近800亩土地支持企业发展,基地建成后,企业优先返聘当地群众到基地就地就近务工,群众通过租金和工资的形式获得双份收入,既实现了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又实现了群众“村口”就业增收,形成企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双赢的良好局面。
作者:王思入 吴发宝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