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两持续、四着力”为核心框架,提出29条具体措施,为海南农业强省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实施意见》将“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列为两大核心任务,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在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方面提出,2025年海南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7万亩、产量保持在26.5亿斤以上,油料种植面积达44.5万亩。通过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60万亩、“海南好米”品种30万亩等措施,提升粮油作物单产水平。同时,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建设标准化胶园30万亩,更新低产胶园8.38万亩,推动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发展。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则提出,建立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帮扶项目资产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
海南将依托创新驱动与开放融合,围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等维度,构建“四着力”发展格局。以“土特产”为抓手,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实施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规模化供水覆盖66%以上人口,同步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建立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维护农村社会安宁。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推动农垦、林业改革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衔接。
2025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实施意见》紧扣自贸港封关运作背景,打造农业开放新高地。一是科技引领种业创新,高标准建设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南繁硅谷”升级版,发展“种源+种业+种市”全链条产业,谋划种业技术输出服务。二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农业科创与开放合作“双高地”,加强国际热区农业技术合作,防范封关后农业贸易风险。
海南将以“三农”力量赋能自贸港建设,将狠抓政策落实,确保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农村改革等重点任务落地。通过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与体制机制突破,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繁荣与农民富裕,为海南自贸港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门户贡献“三农”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雍敏 邓卫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