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天津市宝坻区牛道口镇:生姜破土集体经济生金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缪翼 林单丹
  • 2025-04-11 14:53:02

春风里的天津市宝坻区牛道口镇庞各庄村,千亩姜田里正上演着“点姜成金”的现代农业图景。村民们弯腰将金黄的姜种埋入垄沟,覆土机在田间隆隆作响,恒温库内新芽萌发的姜种整齐码放,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跃然眼前。

这个曾因传统种植效益低下导致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通过党组织引领发展生姜特色产业,2024年实现总产值1800万元,土地亩均收益增长近10倍,探索出一条“小生姜撬动大产业”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这是一场从传统种植到特色突围。时针拨回三年前,庞各庄村还深陷发展困局:全村2700亩耕地九成种植玉米小麦,亩均收益不足千元,村集体账上常年结余不足5万元。“守着富含矿物质的沙质土,却种不出金疙瘩。”村党委书记马长军带领23名党员组成5个调研组,两个月走访全村412户,召开20余次村民大会,最终将目光锁定富硒生姜种植。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村里对300亩土地进行测土配方,整合零散地块建设示范基地,党员干部带头承包80亩试验田,从山东寿光引进优质姜种,邀请河北技术团队驻点指导。

2024年秋收时节,试验田交出亮眼成绩单:亩产突破600公斤,通过错峰销售实现均价11.6元/公斤,亩均纯收入达3万元。实实在在的效益让观望的村民吃下“定心丸”,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农户李秀宾主动承包40亩姜田:“村里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去年我家光种姜增收十余万元。”

产业突围后,庞各庄村创新“村两委+企业+农户”模式,流转外租农田500亩,深翻平整土地、开凿600余米排水沟,建成绿色高效生姜基地。2025年,党员示范户扩种至8户,带动群众种植户4户,生姜种植面积从80亩跃升至300亩,主栽“胖”“山农一号”等优良品种。宝坻区农委通过“十个一百进村居”活动注入政策活水,联合村庄引介唐山、山东种植能手驻点教学,针对沙质土特性制定种植方案。预计今年亩产将突破750公斤,牛道口“生姜”品牌声名渐起,带动10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日均增收超百元。“骑车5分钟就能上班,每天挣100多块,这日子有奔头!”村民刘淑香笑言。

为进一步释放产业动能,村庄正注册“姜胖仔”“姜小萌”等商标,筹备建设恒温库、全自动洗姜车间;电商平台上,“姜胖仔”礼盒即将上线,瞄准高端市场。从田间到车间,从线下到云端,庞各庄村正用一串串增长数字,书写着“小生姜大产业”的乡村振兴答卷。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缪翼 林单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