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精准农业技术装备分会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农机北斗导航技术研讨会,17位专家分享了农机北斗导航、农机智能化、农机作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会专家指出,智能化是当代农机化和农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北斗导航是农机智能化的核心技术。近些年,北斗赋能我国农机智能化快速发展,从无人驾驶拖拉机到智能插秧机,从精准变量施肥到智慧灌溉系统,从作业质量监测到全产业链智能管理,北斗技术的广泛、深度应用,正在推动我国农业从“机械化”向“智能化”加速迈进,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目前,农机北斗导航设备作为一个零部件已经比较成熟,但农机整车智能化水平较低,未来还需不断加强北斗导航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李伟国表示,未来要注重协同创新,共同打造农机智能化发展新生态;加强企业、科研教学、鉴定推广单位、行业协会和数据服务机构协作,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农机作业场景和农机作业数据资源,借鉴智能汽车等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加快智能农机创新研发、推广应用,共同推动农机智能化、农业现代化加速迈上新台阶;积极探索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应用,推动精准感知、智能决策、实时调度等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全流程,使农业真正迈向“数据驱动、智慧生产”的新时代。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信息处处长毛振强分析了农机北斗导航产品的创新发展和市场表现。北斗导航是智能农机的关键技术,近些年,我国农机辅助驾驶系统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建议进一步引导企业创新应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提升国产农机智能化水平,强化示范推广和数据安全管理,打造国家农机作业数据应用中心助力企业降成本和农机领域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技术评价处处长温芳建议,加力“前装”导航认证采信,探索创新智能农机产品智能化分级认证,提高前装导航设备智能农机产品和高等级智能农机产品补贴力度,综合运用数据、平台、服务等因素,统筹智能农机产品在测试、生产、应用过程的表现。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王建强教授分享了智能汽车关键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建议借鉴智能汽车发展经验,强化“农机+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推动农业生产降低人工成本、优化能耗、提升效率,构建未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研讨会上,有关专家、代表提出,要以农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出发点加快建设统一的综合数据服务平台,加快贯通农机化管理和生产应用各环节的业务,实现数据赋能农机化发展质量提升。
作者:朱礼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崔建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